和知宗喜雨(其二)

赫赫炎官未退藏,祈禳已尽别无方。

忽施润泽环千里,再使荣华及百昌。

未问民天无欠阙,且欣心地得清凉。

一杯预作秋成庆,草草盘飧不用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突然降下的甘霖,不仅解除了炎热,还滋润了千里大地,使得万物得以再次繁荣生长。诗人以“赫赫炎官”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夏日的酷热,而后笔锋一转,写到人们通过祈求神灵庇佑以期降雨,但最终却在自然的力量面前显得微不足道。接着,诗人巧妙地运用“忽施润泽环千里”一句,生动展现了雨水的降临,仿佛是大自然对人间的慷慨赠予。

“再使荣华及百昌”则进一步强调了雨水对于万物生长的重要性,它不仅解除了旱情,更让百物得以繁盛。诗人在此处巧妙地将雨水与生命、繁荣联系起来,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后半部分,诗人转向了对民众福祉的关注,“未问民天无欠阙”,意指这场及时雨并未留下任何缺憾,而是恰到好处地满足了人们的需要。紧接着,“且欣心地得清凉”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平静,这场雨不仅带来了物质上的丰收,也给人们的心灵带来了一丝清凉与宁静。

最后,“一杯预作秋成庆,草草盘飧不用装”则是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他提前举杯庆祝即将到来的丰收,同时以简朴的餐食来表达对生活的满足与感恩。整首诗情感真挚,既体现了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又蕴含了对社会民生的深切关怀,展现出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

收录诗词(226)

阳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昌朝,字宗骥。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 字:正父
  • 籍贯: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
  • 生卒年:1187-1267

相关古诗词

再和知宗喜雨

旱魃为灾百念关,瓢中一滴奈天悭。

讲求碧玉仙科秘,叱起苍龙洞府间。

神赐甘霖三日往,人欣和气一朝还。

凭公大手为民贺,五色笺中蜀锦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三和知宗喜雨(其一)

蕴隆尤更觉天穹,谁道滂沱正伏中。

风捲海潮雷助势,夜占星毕月移宫。

黄云轇轕村村喜,碧玉淙琤处处通。

前日勤民均此念,尊前一笑大家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见欧制干(其一)

殿西歌彻采薇声,记室烦君为一行。

窦幕有班燕刻重,裴寮得愈蔡功成。

文书昼静旌旗捲,筹画宵閒鼓角清。

今日元戎前长史,步趋脚迹好门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丁家洲

水云留住觉无计,杞菊催归知有涯。

百丈黄昏牵月色,长洲湾处宿丁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