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看虞山有感

一望虞山一怅然,楚公曾此将楼船。

间关百战捐躯地,慷慨孤忠骂寇年。

填海欲衔精卫石,驱狼愿假祖龙鞭。

至今父老犹垂泪,花落春城泣杜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以虞山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追思和感慨。首句"一望虞山一怅然",通过直观的景色触发了诗人的情感,虞山似乎承载着历史的沉痛记忆。诗人提到楚公,暗示虞山与古代战争有关,他曾在此指挥过楼船,显现出虞山的军事历史色彩。

"间关百战捐躯地"进一步描绘了战争的残酷,楚公和他的士兵们在这里经历了无数战斗,甚至牺牲生命。"慷慨孤忠骂寇年"则刻画了楚公的英勇和忠诚,他在逆境中仍坚持抵抗,表现出高尚的民族气节。

"填海欲衔精卫石,驱狼愿假祖龙鞭"运用典故,精卫填海象征着不屈不挠的决心,祖龙鞭则代表权力,诗人希望楚公的精神能激励后人,继续抵抗外敌。最后一句"至今父老犹垂泪,花落春城泣杜鹃",以虞山父老的泪水和杜鹃鸟的哀鸣,渲染出一种悲壮而又深沉的氛围,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缅怀和对和平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虞山为载体,通过历史人物的故事,展现了作者对英雄的敬仰和对战争的反思,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79)

陈基(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寓居吴中凤凰山河阳里(今属张家港市)。元末江南著名文人,受业于当时著名学者黄溍。元末大乱,群雄纷起,割据于吴地的张士诚闻其名,召为江浙右司员外郎,参其军事,张士诚称王,授内史之职,后迁学士院学士。军旅倥偬,飞书走檄多出其手。朱元璋平吴,爱其才,召之参与《元史》的纂修工作,书成后赐金而还,卒于常熟河阳里寓所。能文善书,写的诗也有不少是反映张士诚起义军生活。明史有传。著有《夷白斋稿》35卷,内诗1卷,文24卷,又外集诗、文各1卷

  • 字:敬初
  • 籍贯:台州临海(今属浙江)
  • 生卒年:1314-1370

相关古诗词

二十二日狼山口观兵

官军野次狼山口,铁骑犀船尽虎貙。

杼轴万家供馈饷,旌旗千里亘江湖。

膝行已伏诸侯将,面缚行申两观诛。

淮海父兄争鼓舞,将军恐是汉金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游狼山寺三首(其一)

天风吹上狼山顶,看见扶桑日出初。

淮海北来吞两楚,江湖南去控三吴。

珠宫贝阙冯夷宅,古木苍藤帝释居。

为访祖龙鞭石处,拇窠履迹定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游狼山寺三首(其二)

鲸波渺渺四无涯,阊阖天低手可排。

一塔倚空凌浩劫,两潮争港撼层崖。

半晴半雨龙归海,冲煖冲寒雁度淮。

安得乞身依佛日,遍寻灵迹访齐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

游狼山寺三首(其三)

五峰相顾若枝撑,力障狂澜与海争。

下界人居龙伯国,上方僧住梵王城。

佛庖香讶山无蕨,公膳腥嫌市有蛏。

王事匆匆骑马去,落花啼鸟总关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