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五首(其一)

推篷一笑,喜十年重见,庐山面目。

问讯匡君无恙否?五老须眉如夙。

日照香炉,云生鹤观,雪挂康王谷。

银河倒卷,青天乱酒飞瀑。

我欲左拍徐凝,右携李渤,共跨先生鹿。

小载玉渊潭上酒,料理百钱青竹。

松下吟诗,云中倚剑,坐看黄冠局。

掉头一问,山灵可有缘不?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蒋士铨所作的《酹江月五首》之一,通过描绘庐山的壮丽景色和与历史人物的想象性对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古代文人的敬仰之情。

首句“推篷一笑”,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推开船篷,惊喜地看到庐山面貌的情景,流露出对庐山美景的喜悦之情。“喜十年重见,庐山面目”则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美景的怀念与期待。

接着,“问讯匡君无恙否?”一句,以询问的方式引入了对庐山历史人物的想象性对话,其中“匡君”可能指的是庐山的历史人物或象征性的人物,通过这样的对话,诗人将自己与历史人物相联系,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日照香炉,云生鹤观,雪挂康王谷”三句,分别描绘了庐山日出时的香炉峰、云雾缭绕的鹤观以及雪覆盖的康王谷,展现了庐山四季变换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银河倒卷,青天乱酒飞瀑”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将瀑布比作倒卷的银河和在青天中飞舞的美酒,形象生动,富有想象力。

“我欲左拍徐凝,右携李渤,共跨先生鹿”四句,通过想象与古代诗人徐凝、李渤一同游历庐山,并骑着鹿同行,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小载玉渊潭上酒,料理百钱青竹”两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玉渊潭边饮酒作乐的情景,通过“百钱青竹”这一细节,既体现了生活的简朴,又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

“松下吟诗,云中倚剑,坐看黄冠局”三句,通过想象在松树下吟诗、云中倚剑、观看道士局(可能指道士的活动),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道家文化的欣赏。

最后,“掉头一问,山灵可有缘不?”一句,以问山灵的形式结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景以及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融入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文化的欣赏,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收录诗词(257)

蒋士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苕生,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精通戏曲,工诗古文,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士铨所著《忠雅堂诗集》存诗二千五百六十九首,存于稿本的未刊诗达数千首,其戏曲创作存《红雪楼九种曲》等四十九种

  • 字:心馀
  • 号:藏园
  • 籍贯:铅山(今属江西)
  • 生卒年:1725—1784

相关古诗词

酹江月五首(其二)

梦中曾到,向东林结社,西林拄笏。

大石桥边呼慧远,不畏虎声剩谷。

鹿洞芝肥,麝囊花紫,醉倚芙蓉簇。

白云留我,莲花峰下同宿。

醒后游迹俱非,衣鹑马狗,仍逐穷途哭。

十载天涯几两屐,踏遍太行千曲。

投笔归来,布帆无恙,稳泛浔江绿。

青山相对,形容偃蹇如仆。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酹江月五首(其三)

载书一艇,似乘兴而来,兴尽而返。

回忆出门西向,笑此意成疏懒。

遍友时贤,细参世味,两鬓缁尘满。

长卿倦矣,云山是尔归伴。

去年燕市相逢,九门风雪,酒罢眠孤馆。

折到旗亭烟外柳,小别也堪肠断。

初日年华,谪仙标格,天未容萧散。

冷吟闲醉,放君暂作稽阮。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酹江月五首(其四)

布帆无恙,是独往独来,不同漂泊。

越鸟寻巢归翼,健送喜声传乾。

鹊辟蠹香,浓浮蛆?满,竟把虚舟缚。

无心出岫,依然去卧岩壑。

忆我当日归舟,也会画取,白舫青油幕。

不道十年成罪案,人骂樊川轻薄。

事等烟云,君携图史,检点波涛恶。

时来风送,明年还到京雒。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酹江月五首(其五)

清门娣姒,周蚤寡行年,四十有四。

张姒年才三十六,有妾廉姬廿岁。

三女随肩,笔状砚匣,听讲周难旨。

琐窗灯火,幽闲贞静如此。

更有蚤寡之姑,适于黄者,携女归相倚。

女亦聪明分砚席,惠性兰心无二。

孟慕神仙,仲矜义烈,笑问黄家妹。

妹云毋泥,得时皆可为耳。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