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采桑子三首(其三)》由清代诗人王时翔所作,描绘了一幅江南初夏时节的细腻画面。通过“连朝梅雨端阳近,阿措花开”两句,诗人巧妙地将季节变换与节日临近的氛围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清新又略带湿润的气息。阿措花的盛开,不仅为庭院增添了几分生机,也预示着端午节的即将到来。
“深院闲阶。鸟啄猩红下翠苔。”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庭院的静谧与自然之美。猩红的花朵在翠绿的苔藓上显得格外醒目,而鸟儿的轻啄更添了几分生动与和谐。这种对比与细节的描绘,使得整个场景更加鲜活且富有层次感。
“绿窗记得倾蒲酒,曾有人陪。斜点金钗。衬出香符彩胜来。”最后四句则将情感与回忆融入其中。绿窗前,诗人或许曾与友人共饮菖蒲酒,享受着节日的欢乐与团聚的温馨。而如今,回忆起这些美好时光,通过斜插金钗、佩戴香符彩胜的细节,不仅展现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也寄托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与珍惜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端午节前夕的庭院景象,通过自然景观与人物活动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换、节日氛围以及过往美好记忆的感慨,展现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的人情味与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