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谒金门》是清代词人陈匪石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梦境中的景象与情感。
“春梦窄”,开篇即点明梦境的狭窄,暗示梦境的短暂与不真实。接着,“如虎东风连夕”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强劲的东风比作猛虎,形象地描绘出春风的猛烈,同时也预示着梦境中情感的激烈波动。
“踠地杨丝无气力”描绘了春天里柔软无力的杨柳枝条,仿佛失去了生机,与前文的“窄”和“猛虎”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调簧莺语涩”则通过黄莺的啼鸣,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哀愁的情绪,莺语的涩滞仿佛是情感的凝重与复杂。
“河满声中故国”一句,词人借由“河满声”这一意象,表达了对遥远故乡的思念之情。在悠长的歌声中,故乡的形象浮现于脑海,却只能在梦中相见,无法触及,增添了深深的遗憾与无奈。
“不忍听伊消息”则直接抒发了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牵挂,即使消息传来,也难以承受,体现了情感的细腻与深沉。
最后,“飘送落英流水急”描绘了一幅落花随流水疾速飘逝的画面,既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也暗含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而“武陵仙路隔”则借用桃花源的典故,表达了对理想世界或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又因现实的阻隔而难以到达,留下了一丝淡淡的失落与追寻。
整体而言,《谒金门》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层层铺垫,展现了词人在春日梦境中对过去、对故乡、对理想的深切怀念与追求,以及面对现实的无奈与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