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副集句联出自清代蔡鸿逵之手,巧妙地融合了两则典故,展现了撑满腹经纶与创作清凉佳作的意境。
“撑肠文字五千卷”源自唐代诗人杜牧的《题禅院》:“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里的“撑肠文字五千卷”借用杜牧诗句中的“文字”,形象地描绘出饱读诗书、学识渊博的情景,仿佛腹中装满了五千卷的书籍,寓意着知识的丰富与深厚。
“试手清凉第一篇”则取自宋代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此处的“清凉”并非直接引用,而是借用了苏轼诗中的意境,表达了一种清新脱俗、超然物外的创作状态。通过“试手”二字,暗示了作者在尝试创作时的轻盈与自由,仿佛在一片清凉之中挥洒笔墨,展现出一种艺术创作的极致体验。
整副集句联通过“撑肠文字五千卷”与“试手清凉第一篇”的对比,既体现了对知识积累的重视,又强调了在创作过程中的自由与创新精神,展现了文人墨客对于学问与艺术追求的双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