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真定城中所闻之莺声,与往昔在帝京的相似感受,以及此景引发的感慨。首句“谁家方响闻莺声”,以“方响”这一古代乐器起笔,暗示了声音的清脆悦耳,引出莺啼之声,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接着,“恰似年时在帝京”一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将当前的场景与往昔的帝京生活相联系,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宝马金鞍芳草路”描绘了一幅繁华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宝马与金鞍象征着贵族的奢华生活,而芳草路则暗示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机。这不仅展现了诗人所在之地的自然美景,也暗含了对过往生活的一种向往与追忆。
最后一句“却教潘鬓二毛生”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潘鬓,即指鬓发斑白,常用来形容人老。这里用“却教潘鬓二毛生”表达了诗人因回忆起往昔的繁华与美好,而内心涌起的沧桑感和岁月流逝的无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情感丰富,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