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岩寺

众峰攒壁立,中有路一线。

攀援白云梯,食顷已天半。

我本紫芝曲,误落青刍栈。

向来脱新羁,恍已还旧观。

花烟辞少城,暑雪对大面。

来从太白西,更走三峨遍。

风生两腋轻,泉吼四山眩。

今晨第一程,莫叹舆仆倦。

形式: 古风

翻译

众多山峰簇拥如墙壁耸立,中间只有一条小路。
沿着陡峭的云梯攀登,大约一顿饭的时间就到了半空中。
我本应在紫芝谷中,却误入了青草牧场。
刚刚挣脱新的束缚,仿佛又回到了旧时的景象。
告别少城的花香烟雾,面对着大面的酷暑白雪。
我从太白山的西边而来,还要游历三峨各处。
清风拂过双肩,如同轻盈飞翔,山泉轰鸣四山,令人眼花缭乱。
今天早晨的第一段旅程,不要感叹车夫马匹的疲惫。

注释

众峰:众多山峰。
攒:簇拥。
壁立:耸立。
中:中间。
攀援:攀登。
白云梯:陡峭的云梯。
食顷:一顿饭的时间。
天半:半空中。
紫芝曲:紫芝谷。
青刍栈:青草牧场。
脱:挣脱。
新羁:新的束缚。
恍已还旧观:仿佛回到旧时景象。
花烟:花香烟雾。
少城:地名。
暑雪:酷暑中的白雪。
大面:地名。
太白西:太白山的西边。
三峨遍:游历三峨各处。
风生两腋:清风拂过双肩。
轻:轻盈。
泉吼四山:山泉轰鸣。
眩:眼花缭乱。
第一程:第一天的行程。
舆仆:车夫和马匹。
倦:疲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华岩寺时的壮观景象和内心感受。"众峰攒壁立,中有路一线"展现了山势陡峭,山路险峻,仿佛众山之壁紧紧相靠。"攀援白云梯,食顷已天半"生动描绘了登山过程中的艰辛与速度,短短一顿饭的时间就登至高处。

诗人自述原本在紫芝谷,却误入青草丛生的栈道,表达了意外的发现和惊喜。"向来脱新羁,恍已还旧观"表达了他摆脱束缚,重拾旧日熟悉景致的愉悦。接下来,诗人以"花烟辞少城,暑雪对大面"描述了环境的变化,既有花开的美景,又有夏日雪山的奇观。

"来从太白西,更走三峨遍"记录了旅程的路线,从太白山出发,遍游三峨,足见其游兴之浓。"风生两腋轻,泉吼四山眩"则通过身体的感觉,写出风的轻盈和山泉的壮丽。最后,诗人以"今晨第一程,莫叹舆仆倦"结束,鼓励自己和随行人员,即使疲惫,也要欣赏沿途风光,不畏艰难。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华岩寺周边的自然景色,以及诗人游历途中的心境变化,展现了宋代文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收录诗词(2044)

范成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 字:致能
  • 号:称石湖居士
  •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126-1193

相关古诗词

合江亭

石鼓郁嵯峨,截然踞沧洲。

有如古盟主,勤王会诸侯。

蒸湘伯叔国,禀命会葵丘。

敢不承载书,戮力朝宗周。

混为同轨去,崩奔不敢留。

宜哉百谷王,博大无与俦。

毡毳昔乱华,车马隔中州。

未闻齐晋勋,包茅费诛求。

威文亦弘规,尚取童子羞。

安知千载后,但泣新亭囚。

我题石鼓诗,愿言续春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同年杨廷秀秘监接伴北道道中走寄见怀之什次韵答之

昨遣长须迓诗老,人言已过阊门了。

梅边肠断傍寒溪,诗老官忙应未知。

何时真访山中许,已办竹深留客处。

只恐归程官更忙,天驺催上沙堤去。

形式: 古风

后巫山高一首

凝真宫前十二峰,两峰娟妙翠插空。

馀峰竞秀尚多有,白壁苍崖无数重。

秋江漱石半山腹,倚天削铁荒行踪。

造化钟奇矗瑶巘,真灵择胜深珠宫。

朝云未罢暮云起,阴晴竟日长冥濛。

瑶姬作意送归客,一夜收潦仍回风。

仰看馆御飞楫过,回首已在虚无中。

惟馀乌鸦作使者,迎船送船西复东。

形式: 古风

后催租行

老父田荒秋雨里,旧时高岸今江水。

佣耕犹自抱长饥,的知无力输租米。

自从乡官新上来,黄纸放尽白纸催。

卖衣得钱都纳却,病骨虽寒聊免缚。

去年衣尽到家口,大女临歧两分首。

今年次女已行媒,亦复驱将换升斗。

室中更有第三女,明年不怕催租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