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章朝散(其二)

事无机变即无疑,此意唯当静者知。

末路风波成失所,岁寒霜雪正同时。

劳生毫发差千里,醉眼须臾已万期。

江上鲤鱼天上雁,寄书嫌少不嫌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酬章朝散(其二)》由宋代诗人刘攽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生的复杂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现象的独到见解。

首联“事无机变即无疑,此意唯当静者知”,开篇便点明了主题,强调了在生活中的平静与简单才是真正的智慧所在,只有内心宁静的人才能理解其中的深意。这种思想与道家哲学相契合,倡导返璞归真,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然的和谐。

颔联“末路风波成失所,岁寒霜雪正同时”,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人生旅途中的起伏与挑战。末路的风浪象征着人生中的困难与挫折,而岁寒霜雪则代表了严酷的考验,但两者同时存在,也暗示了无论环境如何艰难,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颈联“劳生毫发差千里,醉眼须臾已万期”,进一步探讨了人生的短暂与复杂。劳碌的生活往往因为细微的差别而产生巨大的差异,而当我们以醉眼看待世界时,时间似乎变得漫长无比。这里巧妙地将现实与梦幻相结合,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尾联“江上鲤鱼天上雁,寄书嫌少不嫌迟”,以江上的鲤鱼和天上的雁为喻,形象地描绘了信息传递的场景。鲤鱼跃龙门象征着成功的希望,而雁群南飞则是迁徙与自由的象征。寄书嫌少不嫌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与亲情的珍视,即使信息传递的时间长,也不觉得等待是多余的。这句诗也体现了诗人对时间和空间的超越性理解,以及对人与自然之间微妙联系的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和珍惜。

收录诗词(1268)

刘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刘敞之弟。一作贡父、赣父。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 字:贡夫
  • 号:公非
  •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 生卒年:1023~1089

相关古诗词

出汜水关

洛河严鼓夜方中,上马西郊满面风。

照野月华铺水白,转山银烛列星红。

视祠太一观爟火,从猎长杨赋射熊。

壮观已随陵谷变,龙旌摇飏倚秋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齐州史君学士有游山诗学官诸生咸和史君又有诗二章赠之以刻石摹本示予因次韵(其一)

辨如流輠解连环,稷下诸生大小山。

幕府名声收藉甚,云泉气味属偷閒。

茂林深壑逢迎际,细草秾花次序间。

值有羽人招隐士,想君乘兴不知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齐州史君学士有游山诗学官诸生咸和史君又有诗二章赠之以刻石摹本示予因次韵(其二)

终日尘劳駷辔还,乍临清济看群山。

飞来独鹤应知倦,过去长云本自閒。

开国东西誇十二,待贤季孟哂中间。

吟君诗句心萧散,旧观神明觉顿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还王平甫秀才诗稿

王子能诗古不如,壮心豪气未应除。

百年总付人间世,一腹都容天下书。

白雪关山来騕袅,绿萍池沼秀芙蕖。

穷愁已作无闻老,相愧临濠一问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