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李伯襄

把赠新诗带素秋,白云低向箑端流。

十年朋好依坛末,一夕鸿声到枕头。

面孔世人饶见妒,骚篇山鬼稔生愁。

丈夫剩有肝肠在,匣里孤龙吼未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韩上桂对友人李伯襄的回赠之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深厚的情谊与文人之间的相互欣赏。

首联“把赠新诗带素秋,白云低向箑端流”,以“新诗”为引子,巧妙地将季节的“素秋”融入其中,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诗人将白云比作轻盈的诗行,形象地描绘了诗作如同白云般飘逸流畅,仿佛从箑(扇子)的末端缓缓流淌而出,既表现了诗作的美感,也暗喻了诗人与友人间情感的自然流淌。

颔联“十年朋好依坛末,一夕鸿声到枕头”,通过时间的跨度(十年),强调了诗人与李伯襄之间深厚的友谊。这里,“坛末”可能是指某种仪式或聚会的边缘位置,暗示了两人虽非中心人物,但情谊深厚,如同鸿雁的叫声穿透夜空,直达彼此的枕头,象征着友情的深切与共鸣。

颈联“面孔世人饶见妒,骚篇山鬼稔生愁”,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才华和作品的自信与担忧。面对世人的嫉妒,诗人似乎并不在意,而更关心自己的作品能否触动那些山中的幽灵(山鬼),即是否能引起共鸣,显示出他对诗歌艺术价值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尾联“丈夫剩有肝肠在,匣里孤龙吼未休”,以“丈夫”自指,强调了作为男子汉的责任与坚持。这里的“肝肠”比喻内心的真挚情感,“孤龙吼”则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不屈不挠的声音,即使在狭小的匣中,也依然能发出震撼人心的吼声,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信念的执着追求,以及对文学创作的无限热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感交流,还蕴含了对个人才华、作品价值以及理想追求的深刻思考,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收录诗词(492)

韩上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寿张五岭丈人

丈人一石已陶然,更加五斗亦垂涎。

不须拔剑击曲士,便可即封拜酒泉。

长柄鸬鹚堪度活,高丘糟檗好夤缘。

人生要择几良友,清者圣人浊者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戏赠玉卿

美人金屋自舒徐,何事忙乘广柳车。

义重绿珠宁怕死,奔随红拂未安居。

罗衣典尽惟沽酒,玉珥捐残但买鱼。

却笑堂前豪侠客,报仇谁得似专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寄张绍和

千年碣石有高坛,爽气遥临易水寒。

尔自只轮当大队,予从下厩佐雕鞍。

尊前剑解龙声切,雪后书迟雁影单。

珍重斯文期砥砺,相思何独慰加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送陈伯畴

落魄仍虚陆贾装,青山止剩老诗囊。

天生彩笔人何负,霜逼貂裘客转忙。

眼下有权操黑白,舌端无力辍雌黄。

一竿钓艇悬新月,何处沧洲不奈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