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山中旧知七首(其二)

客子归来晚,江湖欲授衣。

路岐终寂寞,老天足伤悲。

慷慨平生志,冥茫造物机。

清秋雕鹗上,万里看横飞。

形式: 五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归家的场景,充满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首句“客子归来晚,江湖欲授衣”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位游子在夜晚归家的情景,江湖二字不仅指代了广阔的水域,也象征着人生的漂泊与艰辛。随着季节的变化,游子即将换上冬衣,这一细节既体现了生活的实际需求,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接下来的“路岐终寂寞,老天足伤悲”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路歧代表了人生旅途中的各种选择与变数,寂寞则表达了面对未知与孤独时的内心感受。老天足伤悲,则是诗人对自然界和人类命运的同情与思考,暗示了生命中的挫折与苦难。

“慷慨平生志,冥茫造物机”展示了诗人对个人理想与宇宙规律的探索。慷慨平生志,表达了对人生目标的追求与坚持;冥茫造物机,则是对自然法则的敬畏与探索,体现了对宇宙奥秘的好奇与思考。

最后,“清秋雕鹗上,万里看横飞”以壮丽的景象收尾。清秋时节,大雁高飞,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壮美。这一景象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自由与远大理想的向往。通过这一画面,诗人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与追求,以及对未来的乐观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旅人归家的描写,巧妙地融入了对自然、人生、理想与命运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哲学洞察力。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寄山中旧知七首(其三)

晨兴香火罢,入室披仙经。

玄默岂非尚,素餐空自惊。

起与尘事俱,是非忽我营。

此道难坐进,要须悟无生。

形式: 古风

寄山中旧知七首(其四)

故园今夜半,林影澹逾清。

曳杖南溪路,君应独自行。

潺湲流水思,萧索早秋声。

尽向琴中写,焉知离恨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寄山中旧知七首(其五)

采药侵晨入乱峰,宿云无处认行踪。

归来应念尘中客,寄与玄芝手自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寄山中旧知七首(其六)

凄凉梧叶变,芬馥桂花秋。

日夕湖皋胜,哦诗忆旧游。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