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卢征君嵩山草堂图

神鬐在水不入篊,仙禽在野不受笼。

达人泥土视轩冕,林峦刬迹偕洪蒙。

嵩山征君巢许踪,高柯百尺龙门桐。

召拜谏官卧不起,草堂僻径临巃嵷。

岩姿壑籁有神会,自写不假丹青工。

墨痕迥出浓淡外,绝境直与虚无通。

手书十志字健劲,藤枝薤叶纷相蒙。

在昔右丞妙诗画,辋川旧本留清风。

征君绝艺亦兼擅,蓝田少室将无同。

弘农好古惬真赏,跋尾小印蟠丝红。

笔法独启元祐派,胚浑坡老兼涪翁。

开运下迄淳熙代,五阅丁未云流空。

神物不随陵谷变,浩叹者谁周益公。

庆元到今夏几世,暗中呵护烦苍穹。

黯然之光久愈发,何啻宝玉摇晴虹。

我在修门昔曾见,爱此叠巘藏玲珑。

归田五载亲抱瓮,柘湖拓地芟嵩蓬。

石廊洞户颇幽雅,十指愧未娴皴烘。

重来那免猿鹤怨,故园青碧孤芳丛。

云烟一卷快入手,槐根欹枕游高嵩。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鉴赏

此诗《题卢征君嵩山草堂图》由清代诗人高士奇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文人隐逸生活画卷。

诗中首先描绘了卢征君草堂周围的自然环境,水中的神兽不愿被捕捉,野外的仙禽不受笼锁,象征着卢征君超脱世俗的高洁品格。接着,诗人赞美卢征君如达观之人,对官位名利视若无睹,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如同古代的隐士巢父和许由,以及龙门边的百尺高柯。

进一步,诗人提到卢征君拒绝朝廷的征召,选择在草堂旁的峻岭中安身,与自然和谐共处。他以自然为师,无需借助人工绘画,其书法作品也展现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墨迹深浅自如,意境深远,仿佛与虚无相通。

诗中还提及卢征君的绘画技艺,与唐代大画家王维(右丞)相媲美,其作品如同辋川的清风,令人回味无穷。诗人最后赞扬卢征君的艺术成就,不仅在绘画上有所建树,在书法上也颇有造诣,其笔法独特,开启了元祐时期的艺术风格,与苏轼、黄庭坚等大家并驾齐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卢征君作为文人隐士的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表达了对卢征君高尚人格和艺术成就的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104)

高士奇(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天马行

蒲梢天马本无种,渥洼小落神龙涌。

旋风八尺雪花飞,玉削双蹄高耳竦。

千里万里才须臾,津津细汗流红珠。

天生此马岂无意,要与皇路供驰驱。

瀚海遥遥难自致,绝域荒沙身暂寄。

骄嘶圆月蹴层冰,阊阖门前思一试。

我皇神武古绝伦,犁庭扫穴来西巡。

旄头迸落狐鼠窜,阵前夺得生麒麟。

太仆牵来当帐殿,将士尽惊光若练。

宝鞍金勒绣障泥,猛气骁腾掣飞电。

横行到处势莫当,塞门面缚看来王。

功成偃武海宇泰,会须归放华山阳。

形式: 古风

送孙恺似孝廉

沁园词客旧知名,曾在杨花渡口行。

佳句已传箕子国,归心又向阖阊城。

白蘋风细扁舟稳,青桂香浓小苑清。

吾亦有庐江上好,秋来鲈鲙不胜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覛土

洛居三十载,田事久生疏。

今日值农祥,荷锸出吾庐。

阳回散余冱,土膏脉发初。

活活野泉响,暧暧林光舒。

缅维少壮时,终垡力有馀。

于今双鬓改,未垦先踌躇。

欲省躬耕劳,又虑廪空虚。

先王省风土,布施遍里闾。

此政久已息,周览多荒芜。

安得还古昔,家家恒裕如。

形式: 古风

半塘吊五人墓

直是歼凶阉,千秋气共伸。

由来殉义客,何必读书人。

胜国山河改,巍坟俎豆新。

三良空惴惴,殊让尔精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