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几年西崦寺,门藓路交藤。
龙象开禅席,钟鱼张法镫。
领徒耕趁雨,对客句裁冰。
我亦相忘者,慈云得屡登。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所作的《与龄叟》,通过对西崦寺的描绘,展现了僧侣们宁静而忙碌的生活。首句“几年西崦寺”表达了诗人对寺中时光的追忆,可能暗示着与龄叟的深厚交往。"门藓路交藤"则描绘了寺庙环境的古老与自然,苔藓覆盖的门和缠绕的藤蔓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沧桑的氛围。
“龙象开禅席”比喻僧侣们弘法讲经,如龙象般威严庄重,禅宗法事盛大而有序。“钟鱼张法镫”进一步描绘了僧人日常生活的仪式感,敲钟击鱼是佛教活动的一部分,象征着时间的流转和佛法的传播。
“领徒耕趁雨”写僧人们在雨中劳作,体现了佛教徒的勤劳和对自然的顺应,同时也体现了僧团生活的简朴。最后一句“对客句裁冰”形容诗人与龄叟交谈时思维敏捷,言辞犀利,如同裁冰一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既描绘了寺庙生活场景,又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互动,流露出诗人对这种超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不详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朝阳鸣处发天和,化作灵根植宝坡。
翠脊双飞供衬色,血诚百喙染芳窠。
仪韶难赴风云会,任数何妨岁月多。
翼翼自珍无一语,暗听游客赋卷阿。
终身坚白表重阍,一粹真如玉不痕。
能使齐侯归吊室,自应沛相奏题门。
青天有眼临霜节,黄壤知心妥夜魂。
不见鄞江八行史,叶夫人德长儿孙。
山人知我岁寒情,十里移来老眼醒。
凿破苍苔方丈地,种为门户四时青。
春寒亦自雪霜意,世变从他风雨腥。
牢立本根须畅茂,不施巧结看真形。
二十年来一见悭,好风吹到小丹山。
心交融畅醒如醉,诗话绸缪忙亦閒。
村况非今非古处,花时半雨半晴间。
君今更欲寻僧去,知有吟边债未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