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刘汉藜的《同淇瞻登伾山》描绘了一幅秋日登高远望的画面。首句“北阙浮云迥”,以北阙(皇宫北面的楼阁)和远方的浮云相映,展现出宏大的空间感,暗示了诗人对朝廷的遥想与向往。接着,“伾山秋色多”点明了诗人登临的地点——伾山,以及此时的季节,秋意浓厚,色彩斑斓。
“寒声落危石,木叶下黄河”两句,通过“寒声”和“木叶”描绘出秋天的萧瑟与壮丽,危石之上回荡着冷冽的声音,黄河边木叶纷飞,形成一幅动态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借此寓言人生的起伏和自然的变迁。
“抗疏新骢马,传经旧薜萝”两句,诗人借新骢马的形象表达自己刚直不阿的品性,而“传经旧薜萝”则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暗示了他对仕途的反思和对自然的亲近。
最后,“少年登眺意,回首已蹉跎”以感慨收尾,诗人回忆起年轻时的登高豪情,如今回首却发现时光已逝,岁月无情。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人生道路的思考,也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