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新晴夜月如练有怀乐天

雨歇晚霞明,风调夜景清。

月高微晕散,云薄细鳞生。

露草百虫思,秋林千叶声。

相望一步地,脉脉万重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雨后的晚霞格外明亮,夜晚的风调和了景色的清新。
月亮升高,周围的晕圈渐渐散去,云层稀薄如鱼鳞般清晰可见。
露水打湿的草丛中,各种昆虫开始活动,秋树林里落叶声声不断。
即使相隔仅一步之遥,却仿佛隔着重重深情厚意。

注释

雨歇:雨停。
晚霞:傍晚的彩霞。
风调:风的节奏。
夜景:夜晚的景色。
月高:月亮升得很高。
微晕:淡淡的光环。
云薄:云层很薄。
细鳞:像鱼鳞一样。
露草:被露水打湿的草。
百虫思:各种昆虫活动起来。
秋林:秋天的树林。
千叶声:落叶的声音。
相望:彼此对望。
脉脉:含情脉脉的样子。
万重情:深深的多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之夜的静谧图景。开篇“雨歇晚霞明,风调夜景清”两句,写出了雨后天气的宁静与晴朗,晚霞散去,夜色已浓,但因风的细致调和,使得夜空格外清新。接着“月高微晕散,云薄细鳞生”则形象地描绘了明月高悬,其光辉映照在云层上,云层轻薄如同细鳞般覆盖。

诗中的自然景物不仅限于视觉的享受,更延伸到听觉体验。“露草百虫思,秋林千叶声”两句中,露水滋润的草丛间充满了秋夜里各种昆虫的低语,而秋风轻拂过树梢,便发出簌簌的落叶之声,这些细微的声音共同构成了一个静谧而丰富的夜晚。

最后,“相望一步地,脉脉万重情”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尽管距离仅是一步之遥,但内心的情感却如同山川一般绵长且复杂,这种感情在宁静的秋夜里显得尤为强烈。

总体来看,刘禹锡通过这首诗展现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摹和深情表达,同时也反映出其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

收录诗词(810)

刘禹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字:梦得
  • 籍贯: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
  • 生卒年:772-842

相关古诗词

荅东阳于令寒碧图诗

东阳本是佳山水,何况曾经沈隐侯。

化得邦人解吟咏,如今县令亦风流。

新开谭洞疑仙境,远写丹青到雍州。

落在寻常画师手,犹能三伏凛生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荆门道怀古

南国山川旧帝畿,宋台梁馆尚依稀。

马嘶古道行人歇,麦秀空城野雉飞。

风吹落叶填宫井,火入荒陵化宝衣。

徒使词臣庾开府,咸阳终日苦思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览董评事思归之什因以诗赠

几年油幕佐征东,却泛沧浪狎钓童。

欹枕醉眠成戏蝶,抱琴闲望送归鸿。

文儒自袭胶西相,倚伏能齐塞上翁。

更说扁舟动乡思,青菰已熟奈秋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赴苏州酬别乐天

吴郡鱼书下紫宸,长安厩吏送朱轮。

二南风化承遗爱,八咏声名蹑后尘。

梁氏夫妻为寄客,陆家兄弟是州民。

江城春日追游处,共忆东归旧主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