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寺尘外闲题

高树青圆不见天,小风微动竹梢偏。

衣涵空翠元无雨,庭閟馀声独有蝉。

老去此心无所住,向来我见不须先。

狂吟但过寒山子,荐得腾腾一味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高高的树梢遮蔽了蓝天,轻轻微风吹动竹叶偏斜。
衣裳仿佛蕴含着空灵的翠色,并非真的下雨,庭院中只有蝉鸣回荡。
年岁渐长,心境如水,无所执着,一直以来,我不必急于抢先。
我只管像狂放的诗人那样吟唱,如同寒山子般超脱,推荐的只有一心向禅的意境。

注释

高树:高耸的树木。
青圆:青翠饱满的样子。
天:天空。
小风:微风。
偏:倾斜。
衣涵:衣裳似乎包含。
空翠:空灵的翠绿。
元无雨:并非真的下雨。
庭閟:庭院静寂。
馀声:残留的声音。
独有:只有。
老去:年老。
此心:内心。
无所住:无所执着。
向来:一直以来。
不须先:不必急于。
狂吟:狂放地吟唱。
寒山子:古代隐士寒山子。
荐得:推荐。
腾腾:超然的样子。
一味禅:一心向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开篇“高树青圆不见天,小风微动竹梢偏”两句,通过高大的树木遮蔽天空,以及小风轻拂竹叶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幽深宁静的氛围,读者仿佛置身于一片与世隔绝的自然之中。

“衣涵空翠元无雨,庭閟馀声独有蝉”进一步渲染了这种环境。这里,“衣涵”形容树木被露水或甘霖润湿,“空翠”则是对周围景象的描绘,而“元无雨”表明这并非因雨而湿,可能只是清晨的露珠滋养着一切。庭院中,只有蝉鸣的声音,这种细微的声响恰好点出了环境的宁静。

接下来的“老去此心无所住,向来我见不须先”则转向内心世界。“老去”表明时光流逝和作者年岁渐长,而“此心无所住”则是说,随着年龄增长,对世间万物的执著减少,心境变得更加超脱。下句“向来我见不须先”,可以理解为过去的经验教训或对未来的预测,在作者看来,都不是必需的。

最后,“狂吟但过寒山子,荐得腾腾一味禅”则是对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的表达。这里“狂吟”并非真正的狂躁,而是一种不拘泥于世俗规矩、自由自在的诗歌创作状态。而“寒山子”可能指的是一种隐居高洁的生活形态,或者是对某位高僧的尊称。结尾“荐得腾腾一味禅”,则是说作者通过这种方式,找到了内心的一种禅意境界,这是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享受。

总体而言,此诗借景抒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深切感悟和对生活超然态度的追求。

收录诗词(22)

朱复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以迪功郎知婺源县,有惠政。理宗端平中尝充使北使展谒八陵。后除军器监主簿,兼权知惠州

  • 字:几仲
  • 号:湛庐
  • 籍贯:建宁建安

相关古诗词

王补之梅竹

淡抹斜斜三两枝,色香相亚恰相知。

沙寒水浅魂初醒,月落窗空影半攲。

岂是物华甘寂寞,且须岁晚共扶持。

向来淮浦潇湘岸,绝爱萧萧雪打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别李商卿

羁思孤耽僻,蛩音偶出虚。

绿阴分坐久,清话见情初。

春过诗魂怯,年销剑术疏。

相看渐成故,临别欲何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滕王阁

杰甚滕王阁,登临思渺然。

宿云开北牖,秋水尽南天。

帝子今何处,王童记独传。

客怀无住著,浩荡白鸥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与静使君约游姑山记事古风二十韵

苦热日已远,杪秋遂凄凉。

邦侯及清暇,小队豫郊岗。

一麾先崭岩,半刺骖翱翔。

卿月动左辖,客星移奉常。

谁欤南冠者,共挹北斗浆。

翠幄穿晨曦,锁金步流光。

穷惚某氏建,架构溯斯堂。

闽红倾泛盎,楚绿饾圆方。

平原磊落人,仙碑勒荒唐。

方平叱石起,来问东海桑。

蔡子狗窦过,蛇蝉蜕冥茫。

麻姑十八九,两髻已成霜。

惟馀老杉星,省识邓紫阳。

往事莽如迹,且醉糟书房。

翼亭跻齐云,游目望八荒。

挽河落飞瀑,洒雪芙蓉裳。

夕矣憺将归,一一玉帝旁。

蹇余雅幽寻,嗜此崔嵬藏。

请从浮丘生,学笙翳凤凰。

他年傥相思,矫首空断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