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敏功所作的《赠赵正之》。诗中通过描述一位稻田官的职责和田间劳作的艰辛,表达了对官员治理国家应如同治理自身一样,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去除邪恶,保护善良,使国家繁荣昌盛的期望。
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稻田官的职责与田间劳作的场景:“君为稻田官,君非力田科。我令耕田夫,为君奏田歌。”通过“南亩茨粱稼,东郊烟雨蓑”这样的描写,展现了田间的繁忙景象和农民的辛勤劳作。接着,“田家不作苦,奈此岁暮何”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同情,以及对岁末丰收的期盼。
后半部分则转而讨论治理国家的道理:“悯悯望有年,一失成蹉跎。立苗非不疏,稊稗常苦多。”这里以农田管理类比国家治理,指出在国家治理中,要像去除田间的杂草一样,去除社会中的邪恶势力,保护善良的人们。“小人剥良善,蓬蒿贱嘉禾”形象地描绘了邪恶势力对善良者的侵害,强调了正义的重要性。
最后,“去恶藉老农,芟夷戒骈罗。夫君邦之彦,妙年加切磋。治国与治身,此道终靡他。”诗人呼吁官员们要像老农去除田间杂草一样,去除社会的邪恶,保护善良,并强调了个人修养与国家治理之间的联系。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赵正之的期望,希望他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无论是在个人修养还是国家治理上都能取得卓越成就。
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通过农田管理和国家治理的类比,深刻地阐述了公平、正义、保护善良等主题,体现了诗人对社会正义和国家繁荣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