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宪副周宗荣之陕西

二十年来执法官,新持宪节出朝端。

三竿晓日辞龙衮,一路寒霜肃豸冠。

腊尽蓟门云树暮,春回秦陇士民欢。

谁云司臬当严峻,未必鹰鹯胜凤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一夔为送别宪副周宗荣前往陕西任职而作。诗中描绘了周宗荣从朝廷出征时的庄重与威严,以及他即将赴任之地百姓的欢愉之情。

首联“二十年来执法官,新持宪节出朝端”,赞扬了周宗荣长期担任执法官的功绩,并点明他此次将出任新的职务,手持宪节,正式离开朝廷,走向新的岗位。

颔联“三竿晓日辞龙衮,一路寒霜肃豸冠”,生动描绘了周宗荣出发时的场景:清晨的阳光照耀下,他告别象征权力的龙袍,踏上征程,一路上寒霜覆盖,他的獬豸冠(古代官员的帽子)显得更加肃穆庄严。

颈联“腊尽蓟门云树暮,春回秦陇士民欢”,描述了周宗荣即将到达的目的地——陕西。在冬去春来的时节变换中,他穿越辽阔的边疆,抵达秦陇地区,那里的人们正迎接他的到来,表达出对这位新任官员的热烈欢迎和期待。

尾联“谁云司臬当严峻,未必鹰鹯胜凤鸾”,以比喻的手法表达了对周宗荣的肯定与期望。即使面对严峻的职责,他也不会像鹰鹯那样只追求捕猎的胜利,而是如同凤凰与鸾鸟般,追求更高远的目标与理想,展现出其高尚的品德与远大的抱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周宗荣作为官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以及他对国家与人民的深切关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其美好未来的期许。

收录诗词(61)

谢一夔(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山水图为刘上舍作

好山高耸华千丈,迭嶂层峦屹相向。

依稀五老接匡庐,恍惚云门连雁荡。

近浓远淡半有无,巑岏怪石迷苔芜。

一湾流水湛清碧,四时云气常模糊。

何人结屋山之麓,尽日关门甘隐伏。

半点红尘不到来,抱膝长歌紫芝曲。

形式: 古风

双仙为王侍郎题

我昔梦骑碧玉虬,腾云驾雾八极游。

蓬莱方丈暂憩息,神仙境界真清幽。

玉为楼喜插天起,金碧煌煌间青紫。

玻璃玛瑙烂凝眸,铁笛铜箫沸盈耳。

珠帘高挂珊瑚钩,紫芝瑶草纷绸缪。

条风不惊亦不雨,四时混沌无春秋。

中有二仙形体异,赤脚蓬头坐相对。

蟾蜍抛戏顶门中,铁拐横拖蓑草内。

口中吐气成虹霓,遨游三界捷如飞。

乘风直上九天去,瞬息已到白玉之丹墀。

玉皇一见重抚手,传宣天上未曾有。

赠以九返九转之金丹,饮以长生不老之玄酒。

二仙朝罢却归来,邀予同看碧桃开。

予言世岂有此物,武帝信之真痴呆。

二仙顾我呵呵笑,笑我迂疏兼执拗。

我亦笑渠太猖狂,觉来明月当窗照。

若人貌出二仙容,挥洒笔法殊精工。

冬官亚卿三槐裔,宝之真与璠玙同。

?持索我为题品,细观恍若梦中景。

为作长歌歌渺茫,昔人荒唐之说宜深省。

形式: 古风

题画为陈太守本深

青山一带云漠漠,天外峥嵘耸崖崿。

平坡漂渺接郊原,远树阴森倚林壑。

诛茅结屋两三间,翠屏相对心长闲。

疏篱曲径颇幽辟,小桥流水鸣潺湲。

神仙地位何萧爽,玉笋瑶琴露仙掌。

骚人闭户恣哦吟,野客携筇自来往。

乃知画者天机精,经营位置须臾成。

飞湍怪石胸次出,孤峰绝岸毫端生。

恍如匡庐连五老,又似清原白鹭好。

人间此景如可求,吾将解绶归来早。

形式: 古风

鳌溪归乐

未及稀年蚤挂冠,急流涌退似君难。

数茎发为忧民白,一寸心缘报国丹。

锦诰便蕃褒政善,芳名藉甚着朝端。

鳌溪溪上多幽趣,明月清风取次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