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吴茝的《杂诗(其一)》描绘了秋风对庭中树木的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时光流转和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秋风从西来,吹我庭中树”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秋风的肃杀,吹动了庭中的树木,暗示了季节的更替。接下来,“岂无煌煌姿,零落已非故”表达了对往昔繁花似锦景象的怀念,与眼前树木凋零形成鲜明对比。
诗人通过“昔年花满枝,春日迎和煦”回忆春天的温暖与生机,而“蕣华易朝夕,倏忽变秋暮”则揭示了生命的短暂和时光的飞逝,如同朝开暮落的蕣花,转眼间已是秋意浓重。最后两句“如何繁华子,同此委霜露”以“繁华子”象征曾经繁华的人或事物,感叹他们也如同庭中树木一样,在岁月的霜露中凋零,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深深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朴素,借景抒怀,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人事变迁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