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㔶十五章(其十)

从人索莲花,手持双白羽。

莲花不可见,莲子心独苦。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翻译

有人向我要莲花,手中握着两只白色的羽毛。
虽然看不见莲花,但莲子的心却饱含苦涩。

注释

从人:别人。
索:索要。
莲花:象征纯洁或高雅。
持:拿着。
双白羽:两只白色的羽毛,可能象征纯洁或装饰。
不可见:看不见。
莲子:莲花的种子,常用来比喻内心。
心:指人的内心。
独苦:独自承受苦楚。

鉴赏

这首诗名为《哭㔶十五章(其十)》,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虽然题目中提到了"哭"字,但这首诗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悲伤挽歌,而是以莲花为象征,寄托了作者的情感。

"从人索莲花,手持双白羽",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画面,有人向辛弃疾索要莲花,而他手中却只有白色的羽毛,暗示了现实中的某种失落或无法满足的期待。莲花在这里可能象征着纯洁或理想,而白羽则可能是无力实现的承诺或象征着空虚。

"莲花不可见,莲子心独苦",莲花虽美,但现实中并未如愿呈现,这使得词人心中的苦涩更加深重。莲花的不见,可能是对美好事物遥不可及的感慨,也可能是对个人境遇或理想的隐喻,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莲花这一意象,寓言式地表达了辛弃疾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落差的深刻感受,以及他对人生无常和理想难以实现的沉痛之情。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哭㔶十五章(其九)

中堂与曲室,闻汝啼哭声。

汝父与汝母,何处可坐行。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哭㔶十五章(其八)

泪尽眼欲枯,痛深肠已绝。

汝方游浩荡,万里挟雄铁。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哭㔶十五章(其六)

笑揖索酒罢,高吟关关鸠。

至今此篇诗,狼籍在床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哭㔶十五章(其五)

糊涂不成书,把笔意甚喜。

举头见爷笑,持付三四纸。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