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晚翠》由明代诗人符锡所作,描绘了一位隐居在鸿山下的汉代佳人的生活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这位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生活。
首句“汉代有佳人,寄迹鸿山下”,开篇点题,将读者引入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一位不凡的女子在此隐居。接着,“山以人得名,人与山增价”两句,巧妙地将人物与环境融为一体,凸显了佳人与鸿山相互成就的关系,赋予了山林以人文气息。
“千古揖高风,悠然见君华”描绘了佳人高尚的品格和超脱的气质,她如同高山一般,历经千年依然保持着高洁的风骨。而“绕屋但青松,啸傲琴樽暇”则进一步展示了佳人的生活状态——与青松为伴,弹琴饮酒,自在逍遥,远离世俗的纷扰。
“寒日落高阴,清籁起长夏”描绘了四季更迭中的自然景象,寒日之下的山林显得格外宁静,夏日的清风带来了凉爽,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最后,“颜色常自如,园林傅荣谢”表达了佳人虽身处自然之中,却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从容,即使岁月流转,园林盛衰,她的心境依旧如初。
“此意竟萧条,行当息吾驾”则是诗人的感慨,表达了对佳人生活的向往和对自身追求的一种反思,暗示着诗人可能也有着想要摆脱尘世喧嚣,追求内心平静的愿望。
整体而言,《晚翠》通过对汉代佳人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对自然之美的颂扬,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