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过鄂渚简张子直总干(其二)

三载三来汉水湄,做成底事又空归。

尘埃暂解微官缚,雨雪犹存战士衣。

黄鹤喜寻诗侣约,白鸥还悟海翁机。

掀髯一接春风笑,便觅渔蓑老钓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三年三次来到汉水边,究竟为何又要空手归。
官场劳顿暂得解脱,雨雪中战士的痕迹依然可见。
黄鹤欢喜寻找诗友相约,白鸥似乎领悟了海翁的深意。
大笑间须发飞扬,立刻想要披上渔蓑,在老钓鱼石上垂钓。

注释

三载三来:三年三次。
汉水湄:汉水边。
做成底事:究竟为何。
空归:空手而归。
尘埃:官场劳顿。
微官缚:官场束缚。
雨雪:雨雪天气。
战士衣:战士的痕迹。
黄鹤:传说中的仙鹤。
诗侣:诗友。
海翁:海边的隐士。
机:深意。
掀髯:须发飞扬。
春风笑:春风般的笑容。
渔蓑:渔夫的蓑衣。
老钓矶:老钓鱼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名为《壬辰过鄂渚简张子直总干(其二)》。诗中通过对汉水湄岸三次来往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以及对战争给人民带来苦难的深切感慨。

“三载三来汉水湄,做成底事又空归。”表明诗人在汉水边经历了多次往返,然而每一次的努力和奋斗都未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最终只能带着空虚的收获返回。这里的“做成底事”可能指的是为官做吏、施展抱负,但最终都归于徒劳。

“尘埃暂解微官缚,雨雪犹存战士衣。”诗人通过对比鲜明的事物,强调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长久苦难。即使微小的官职已经被暂时摆脱(“尘埃暂解微官缚”),但战争留下的痕迹和影响仍然存在(“雨雪犹存战士衣”)。

“黄鹤喜寻诗侣约,白鸥还悟海翁机。”这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和智慧的追求。黄鹤与白鸥都是智慧的象征,它们寻找诗侣或是理解老者的智谋,是对知识和艺术的向往。

“掀髯一接春风笑,便觅渔蓑老钓矶。”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的亲近感,以及一种超脱世俗、享受简朴生活的情怀。掀髯(掀起胡须)是悠然自得的姿态,“春风笑”则是对大自然美好时光的享受,最后“便觅渔蓑老钓矶”表达了诗人愿意像渔翁一般,寻找一处宁静的所在,安度晚年。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李曾伯对官场、战争和文学的深刻洞察,也展现了他对于自然与生命本质的感悟和向往。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忆幼子

膝下相随五阅秋,意其可以付箕裘。

祗缘老子身无福,致使佳儿命不修。

宿业结来知有自,暑行坏会复奚尤。

灵台一点知何处,痛入肝肠死则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月峡城楼偶作

云羃前溪洞,烟荒隔岸城。

秋旗杂山色,晓角带江声。

驻骑须边静,维舟待峡平。

掀髯聊徙倚,一雁楚天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月峡重九感怀

落帽寻盟鬓久皤,今朝于此上嵯峨。

云收谷净山新霁,风定沙平水不波。

对菊使人怀古尔,思莼如我感时何。

明年把酒知何处,归到东篱更莫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王母致语口号

碧虚飞信入蓬莱,约我骖鸾伴侣来。

蔼蔼祥云射虹渚,缤缤香雾下龟台。

喜乘莲叶经琼海,笑指梅花荐玉杯。

圣算自应天地久,蟠桃不计几回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