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岩杂言(其四)

心无可了何须了,道本无成作底成。

野性好为泉石伴,隐居不是为逃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淡泊的情怀,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与自然的深刻思考。首句“心无可了何须了”,直接点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暗示了追求无尽的欲望只会带来无尽的烦恼,因此不必执着于那些无法达到的目标。接着,“道本无成作底成”则进一步阐述了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道的本质在于自然与和谐,而非人为的成就或构建。这表明真正的智慧在于顺应自然,而不是试图改变或控制它。

后两句“野性好为泉石伴,隐居不是为逃名”,则描绘了诗人向往自然、追求隐逸生活的态度。他选择与山泉岩石为伴,并非为了逃避名声或社会的压力,而是出于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物质世界的超脱,以及对精神自由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刻反思,以及对自然与内在精神世界的崇尚。它不仅是一首对个人生活选择的描述,更是一种对普遍人生哲学的探讨,鼓励人们在忙碌与喧嚣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真实的自我。

收录诗词(33)

无愠(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松岩杂言(其五)

山中十日九日雨,树头青青落不住。

白犬寻踪入草间,惊起竹鸡飞上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遇]韵

松岩杂言(其六)

秋旦阴阴电光闪,起洗沙锅煮藜糁。

细拨垆中火种无,邻寺疏钟隔重崦。

形式: 七言绝句

寄希白藏主

青杉高簇天,仁者此安禅。

双涧水回合,四山云接连。

灯分红燄远,茶点白华圆。

别后为谁语,宗门玄又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悼通灵仲

古今人所共,如电闪青天。

一相不二相,千年还万年。

院扃云坞竹,塔面石峰莲。

因想游从旧,閒心亦怅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