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陈彦邦二首(其二)

不须细细说行藏,四十年来梦一场。

我得放归心已足,君能勇退道尤光。

閒中倍觉林泉好,闹里谁知日月长。

我已与君成二老,更将一节起吾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无需详述过去的事迹,这四十年就像一场梦。
我已经满足于回归自然,你若能果断退出,道德反而更加光辉。
闲暇时更觉得山林泉石的美好,身处喧嚣中却不知岁月漫长。
你我已同为年迈之人,再一起在家乡掀起新的风潮。

注释

行藏:过去的经历和事迹。
梦:比喻过去的时光。
放归:回归自然或隐居。
勇退:果断退出世俗生活。
林泉:山林泉石,指自然环境。
闹里:喧嚣的城市或人群。
二老:指年纪大的人。
一节:一段时期或一次活动。
吾乡:我们的故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吴芾的作品,名为《寄陈彦邦二首(其二)》。从内容上看,诗人表达了对过往四十年间梦想与现实的回顾,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规划。

“不须细细说行藏,四十年来梦一场。”

这里诗人淡然地回望过去,似乎在告诫自己或他人,不必太过分解释那些隐晦的行为,因为所有的一切都像是经历了一个长久的梦境。四十年的岁月转瞬即逝,如同一场短暂而又漫长的梦。

“我得放归心已足,君能勇退道尤光。”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归隐生活的满足和向往,同时也希望对方能够勇敢地选择退出,追求自己的道路,这样做出的选择才是明智的,光明正大。

“閒中倍觉林泉好,闹里谁知日月长。”

在安静的环境中,诗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自然之美,而在喧嚣的人世间,却鲜有人能够真正领略到时间的流逝和日月的变迁。

“我已与君成二老,更将一节起吾乡。”

这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经历时光,成为彼此眼中的老者。同时,也传递出一种决心,要在某个节点上重新启程,回到自己的故乡。

整首诗通过对过往的回忆、现实的反思和未来生活的憧憬,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自然与人生的热爱。

收录诗词(1146)

吴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 字:明可
  • 号:湖山居士
  • 生卒年:1104—1183

相关古诗词

寄陈彦邦二首(其一)

自古中兴用实才,正资贤哲共图回。

若为清禁挽不住,亦效衰翁归去来。

幸有江水供笑傲,更邀风月与徘徊。

得閒莫惜频相过,伴我樽前笑口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寄周子及

回头一别两经秋,喜奉安舆返故丘。

自谓此时须见过,谁知官事不容留。

君游幕府声猷著,我住湖山景趣幽。

出处虽殊心不异,迂程能为一来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寄周表卿

别来星纪两周天,梦想风标每慨然。

靖退喜公今就第,奔驰愧我未归田。

得闲正好哦诗句,乘兴何妨棹酒船。

颇恨路长还病暑,无由一见话当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寄赵德庄

故人分袂几何年,不谓乘轺到海边。

我守丘园甘已矣,君驰原隰尚依然。

有怀风月空相忆,无计杯觞可共传。

出处不齐徒怅望,夕阳衰草自连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