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四日东山寓楼

坐觉春阴转北风,换晴将雨去何从。

栖迟一阁山相对,眇窱两沙江更空。

原野泽微才点绿,岭云朝霁不成虹。

桔槔许有回天力,百亩荒畦在屋东。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感觉春天的阴霾渐渐被北风吹散,天气转晴后雨水又该流向何处。
我在阁楼中停留,山景相对,沙滩上空旷无人。
田野和湖泊刚刚开始泛起一丝绿色,早晨的山岭云层散去,却没有形成彩虹。
或许汲水工具能有改变天气的力量,那片百亩荒芜的田地就在屋东边。

注释

坐觉:感觉。
春阴:春天的阴霾。
转:转变。
北风:北风。
换晴:天气转晴。
将雨:即将下雨。
去何从:流向何处。
栖迟:停留。
一阁:一座阁楼。
山相对:山景相对。
眇窱:空旷。
两沙:两个沙滩。
江更空:江面更加空荡。
原野:田野。
泽:湖泊。
微:轻微。
点绿:泛起绿色。
岭云:山岭上的云层。
朝霁:早晨放晴。
不成虹:没有形成彩虹。
桔槔:古代汲取水的工具。
许有:或许有。
回天力:改变天气的力量。
百亩:一百亩。
荒畦:荒芜的田地。
在屋东:在屋东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黄节在二月十四日寓居东山楼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坐觉春阴转北风”写出了由春阴转为北风的气候变化,暗示了季节的转换。次句“换晴将雨去何从”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天气变幻莫测的疑问,流露出淡淡的无奈。

“栖迟一阁山相对”描绘了诗人所在的楼阁坐落在山间,与山景相对,显得静谧而孤独。“眇窱两沙江更空”进一步渲染了江面的空旷,通过“眇窱”二字,形象地展现了江水的辽阔和远方的渺远。

“原野泽微才点绿”描绘了春天初生的绿色,田野和沼泽上刚刚开始点缀着嫩绿,显示出生机盎然的气息。“岭云朝霁不成虹”则写出了早晨雨后初晴,但彩虹并未出现,增添了一丝遗憾和期待。

最后两句“桔槔许有回天力,百亩荒畦在屋东”以桔槔(古代汲取井水的工具)暗喻诗人试图改变眼前景象的决心,表达出他对荒芜田地的关心和对未来的希望,尽管力量有限,但仍怀有积极向上的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景色的变化,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诗人黄节的闲适与忧虑并存的心境。

收录诗词(542)

黄节(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高宗祀明堂前朝享太庙二十一首(其十九)饮福用《禧安》

赫赫明明,德与天通。施于孙子,福禄攸同。

日靖四方,民和年丰。有秩斯祜,申锡无穷。

形式: 四言诗 押[东]韵

高宗祀明堂前朝享太庙二十一首(其十八)终献用《正安》

疏幂三举,诚意一纯。孰陪予祀,公族振振。

明灵来娭,乐舞具陈。奉神所佑,昭孝息民。

形式: 四言诗 押[真]韵

高宗祀明堂前朝享太庙二十一首(其十七)亚献用《正安》

威神在天,来格于诚。既载清酤,有闻无声。

相予熙事,时赖宗英。肃肃雍雍,允协思成。

形式: 四言诗 押[庚]韵

高宗祀明堂前朝享太庙二十一首(其十六)文舞退、武舞进用《正安》

作乐合祖,笋簴在庭。众奏具举,肃雍和鸣。

神灵来格,庶几是听。皦绎以终,永观厥成。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