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的《醉归示凡公响泉道人》。诗中描绘了诗人醉酒归来后的情景,通过一系列生动的细节,展现了其狂放不羁的性格和对生活的独特态度。
首句“不寐即狂歌”,开篇即点明诗人醉酒后的状态,不眠之夜,狂歌不止,流露出一种放纵与自由。接下来,“莲花漏水多”一句,以莲花比喻诗人,暗示其高洁脱俗,同时莲花漏水的形象也增添了诗境的幽静与清凉之感。
“醉来寻白足,定起唤青娥”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醉酒中的行为。他寻找着“白足”,可能是指僧侣或隐士,也可能是某种象征,表达了一种寻求精神寄托的渴望;而“青娥”则可能指年轻女子,或是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情感向往。这两句通过对比醉酒前后的不同状态,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梵唱嗔吴肉,荷衣剪越罗”两句,将诗人与佛教文化联系起来,梵唱代表了宗教的宁静与超脱,而“吴肉”可能是指世俗的欲望或享受,与之相对,表达了诗人对物质欲望的某种反感。荷衣剪越罗则可能象征着诗人的清贫生活与追求简朴的精神境界。
最后,“亦知风景煞,争奈老颠何”两句,诗人似乎在感叹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奈。他知道眼前的美景终将消逝,但面对衰老与人生的无常,却感到无可奈何。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