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农民在田间劳作的艰辛与无奈,反映了宋代农村生活的困苦。诗人以第一人称叙述,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的收成,展现了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以及农民面对自然与生活挑战的坚韧。
“去年种麦时,瘦骨寒欲折。” 开篇即以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去年播种时的艰苦情景,用“瘦骨寒欲折”来形容农夫在严寒中劳作的情景,既突出了劳动的艰辛,也暗示了当时可能的歉收。
“芃芃麦苗青,贸贸积霜雪。” 这两句通过对比麦苗的生机勃勃与积雪的寒冷,展现了自然界的变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青绿的麦苗象征着希望,而积雪则预示着可能的灾害。
“今年麦上场,邻家粒已绝。” 转入今年的场景,诗人指出邻居家的粮食已经耗尽,反衬出自己处境的艰难。这不仅体现了粮食的稀缺,也暗示了社会整体的贫困。
“我麦难堪饭,我耕力已竭。” 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面对困难的无奈和疲惫。“我麦难堪饭”,说明即使收获的麦子也无法充饥,反映出粮食的极度匮乏;“我耕力已竭”则强调了长期劳作后体力的透支。
“我力虽已竭,我计未为拙。”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和坚持。尽管身体已疲惫不堪,但并未放弃寻找解决之道,体现了农民面对困境时不屈不挠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深刻揭示了宋代农村社会的贫困与农民生活的艰辛,同时也展现了他们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