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灵石赋顽庵(其二)

学顽未到顽之孙,再拜顽庵求入门。

当时此老有何说,火后茎茅今尚存。

人贫信是思旧债,一饭重寻香积界。

堂上未瞻痴绝翁,溪头已见随流菜。

惟顽显顽分不分,以水投水无留文。

地炉火暖坐自睡,金博朝参寒起云。

与君相个君莫逆,向来不疏今不密。

明朝山住云自飞,后会有无俱不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拜访名为“顽庵”的地方,通过与“顽”字相关的意象和情境,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友情的理解。

首句“学顽未到顽之孙,再拜顽庵求入门”,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顽”的追求和渴望深入理解的决心。接着,“当时此老有何说,火后茎茅今尚存”,通过回忆与一位老者的对话,以及老者住所中仅存的火后茎茅,暗示了智慧与真理的传承虽历经岁月,却依然存在。

“人贫信是思旧债,一饭重寻香积界”,诗人通过描述人在贫困时对过往恩情的怀念,以及对“香积界”(佛教中指供奉食物的场所)的追寻,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善良行为的珍视。

“堂上未瞻痴绝翁,溪头已见随流菜”,这两句通过对比堂上未见的“痴绝翁”与溪边随波逐流的蔬菜,隐喻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化,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惟顽显顽分不分,以水投水无留文”,诗人通过“顽”字的反复出现,探讨了坚持自我与顺应自然的关系,以及在复杂世界中保持本真的重要性。

“地炉火暖坐自睡,金博朝参寒起云”,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静坐炉旁取暖的情景,以及清晨参拜时云雾缭绕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与君相个君莫逆,向来不疏今不密”,诗人表达了与朋友之间深厚而纯粹的友谊,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这种关系都保持着不变的亲密。

最后,“明朝山住云自飞,后会有无俱不知”,诗人以自然界的景象结束,预示着未来未知但充满希望,体现了对生活和未来的乐观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友情、自然和内心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惜。

收录诗词(537)

释慧空(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乱后入黄龙途中示道伴

羯胡如鬼马如风,雪刃纵横到处空。

生死路头君自看,活人全在死人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送川觉

鲤鱼山,赤梢鲤。辰锦砂,未为比。

吸尽九脉泉,透出三峡水。

上得百尺竿,堕在齑瓮里。

桃花浪急禹门高,雷动不惊争奈何。

形式: 古风

送人归临漳兼简湛首座

白云埋藏丘壑里,天风无端忽吹起。

雁山耸秀我杖头,漳水澄清君脚底。

一南一北恰同途,虽曰同途不相似。

到家为我到龙山,问讯山中湛老子。

形式: 古风

别一老还乡

远去羌峰最上层,齐开八目带力行。

更深谁向傍边立,树上安身两弟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