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韵满江红

绕膝声疏,剩雪片、鱼倾翠蓝。

无复伴、书床镜槛,砌左窗南。

似入醉乡呼不醒,本来佛土想非凡。

上乘禅、悟到死猫头,应细参。花影暮,香已酣。

泡影灭,水空涵。叹物犹如此,人亦何堪。

白凤曾传春九九,红羊又到劫三三。

向图中、省识旧东风,新署衔。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沉的画面,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的心境。"绕膝声疏,剩雪片、鱼倾翠蓝",描绘了冬日里庭院的宁静,雪花飘落,如同鱼儿在翠蓝色的池塘中游动,声音稀疏,显得格外清冷。"无复伴、书床镜槛,砌左窗南",暗示了作者独自一人,只有书籍和镜子为伴,窗外南风微拂,更显孤独。

"似入醉乡呼不醒,本来佛土想非凡",表达了作者沉浸在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中,仿佛进入了梦境或禅定的世界,对世俗之事不再执着。"上乘禅、悟到死猫头,应细参",进一步揭示了作者对佛教禅理的深入理解和体悟,即使是看似平常的事物,也能从中获得深刻的启示。

"花影暮,香已酣。泡影灭,水空涵",夜晚降临,花影摇曳,香气弥漫,但一切如泡影般短暂消逝,只剩下水面上的倒影和空灵的包容。"叹物犹如此,人亦何堪",作者感叹世间万物的无常,人之命运更是堪忧。

"白凤曾传春九九,红羊又到劫三三",借用了历史轮回的典故,表达世事变迁,人生如梦的感慨。"向图中、省识旧东风,新署衔",最后以画面中的景象收束,旧时的春风与新的年号交替,寓言人生的无常与变迁。

整体来看,这首《平韵满江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哲思,展现了作者在孤独与超脱之间的情感波动,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深刻领悟。

收录诗词(295)

吴藻(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女,清代著名女曲作家、词人,自号玉岑子,祖籍安徽黟县。幼而好学,长则肆力于词,又精绘事,自绘饮酒读骚图,又题饮酒读骚图曲。著有《花帘词》一卷、《香南雪北词》一卷、《饮酒读骚图曲》(又名《乔影》)、《花帘书屋诗》等

  • 字:苹香
  • 籍贯:浙江仁和(今杭州)
  • 生卒年:1799~1862

相关古诗词

卖花声

渐渐绿成帷。青子累累。廿番风信不停吹。

病是愁根愁是叶,叶是双眉。无药补清羸。

闷倚红蕤。碧纱窗外又斜晖。

明日落花香满径,一样春归。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台城路

一家终日楼中住,千株万株华绕。

借月传神,团香入指,点笔嫩寒春晓。

鸥波梦悄,正写出双身,索来双笑。

如水瑶台,问君修得几生到。

和云低覆纸帐,看床头卷轴,深护多少。

玉茗清才,缟衣仙侣,蛾绿两弯刚扫。

重商画稿,记东阁吟馀,西湖吹老。

解事雏鬟,并栖怜翠鸟。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疏影

伊人似玉。记黄昏小院,曾伴花宿。

不断生香,写入冰丝,高楼漫倚横竹。

无端抛却家山去,只梦绕、江南江北,有故园、仙鹤飞来,说与藐姑愁独。

难忘清寒唤起,一枝素手折,簪上鬟绿。

薄薄铢衣,短短琴床,冷画两三间屋。

霜笳吹到乡心切,又谱出、相思新曲。

总负它、淡月疏窗,印满碧罗十幅。

形式: 词牌: 疏影

水调歌头

大隐在朝市,小隐在林泉。

云台多少名将,肯羡钓台闲。

画图一丘一壑,伴侣一筇一笠,一剑倚青天。

共识好才子,自署作粗官。谪文星,传草圣,證诗禅。

放衙无事,花下时藉绿荫眠。

或鼓霜宵铁马,或跨长川赤鲤,眷属尽神仙。

比似赵清献,寄兴七条弦。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