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梅花引

单衾寒引画龙声。雨初晴。月微明。

竹外溪边,低见一枝横。

澹月疏花三四点,尚春浅,早相看、似有情。

夜来袖冷暗香凝。恨半销,酒半醒。

靓妆照影,未忺整、雪艳冰清。

只恐不禁、愁绝易飘零。

待得南楼三弄彻、君试看,比从前、更瘦生。

形式: 词牌: 江城梅花引

翻译

单薄的被子带来画龙般的笛声。雨刚停歇,月光微弱而明亮。
竹林外的小溪边,我低身看见一枝横斜的花朵。
稀疏的月光和三四朵花,春天尚浅,它们似乎已含情脉脉。
夜晚,衣袖上残留着淡淡的香气,遗憾与醉意交织,一半消散,一半清醒。
精心打扮后的倒影,却无心整理,如雪般清冷,如冰般纯净。
只怕这脆弱的美,经不起愁苦,容易凋零。
等到南楼的笛声三遍吹完,请你看,比起以前,我更加消瘦了。

注释

单衾:单薄的被子。
寒:寒冷。
引:引来。
画龙声:笛声如画龙一般。
雨初晴:雨后初晴。
竹外:竹林外。
溪边:小溪边。
低见:低垂可见。
疏花:三四朵花。
尚春浅:春天还很浅。
恨半销:遗憾一半消散。
酒半醒:醉意一半清醒。
靓妆:精心打扮。
未忺整:无心整理。
雪艳冰清:如雪般清冷,如冰般纯净。
愁绝:极度愁苦。
飘零:凋零。
南楼三弄彻:南楼的笛声吹完三遍。
更瘦生:更加消瘦。

鉴赏

这首《江城梅花引》是宋代词人赵与洽的作品,通过对冬夜中梅花的描绘,寄寓了词人的孤寂情感和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首句“单衾寒引画龙声”,以寒冷的夜晚和画龙的琴声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接着,“雨初晴。月微明。竹外溪边,低见一枝横”描绘了雨后初晴,月光微弱,梅花在竹林溪边悄然绽放的画面,显得孤独而幽静。

“澹月疏花三四点,尚春浅,早相看、似有情”进一步刻画了梅花的淡雅和含蓄,似乎在与词人默默交流,传递着春意虽浅但情意深长的信息。接下来,“夜来袖冷暗香凝。恨半销,酒半醒”通过触觉和心境的变化,表达了词人对梅花的喜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靓妆照影,未忺整、雪艳冰清”运用比喻,形容梅花如美人装扮,清丽动人,但词人却无心整理思绪,流露出深深的忧愁。最后,“只恐不禁、愁绝易飘零”表达了词人对梅花命运的担忧,担心其因愁苦而凋零。结尾处,“待得南楼三弄彻、君试看,比从前、更瘦生”以南楼的笛声和梅花的形态变化,形象地展现了词人内心世界的消瘦和憔悴。

整首词以梅花为载体,借景抒情,表达了词人对梅花的怜爱以及对自己境遇的感慨,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色彩。

收录诗词(2)

赵与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摸鱼儿.梅

甚幽人、被花勾引,庭皋遥夜来去。

江空岁晚谁为伴,只有琼枝玉树。愁绝处。

望万里瑶台,梦断迷归路。花还解语。

更雪琢精神,冰相韵度。粉黛尽如土。

飘仙袂,曾缀蕊珠鹓鹭。云茵月障千步。

莫教衣袖天香冷,恐怨美人迟暮。更起舞。

任斗转参横,翠羽曾知否。尘缘自误。

终待骖鸾,乘风共去。长作此花主。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宿半塘寺

夜宿半塘寺,惟闻塔上铃。

老僧行道影,童子颂经声。

竹密风犹劲,窗幽月愈明。

瓦炉香断处,一榻洒然清。

形式: 五言律诗

花院

拆了千秋院宇空,无人杨柳自春风。

蔷薇性野难拘束,却过邻家屋上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题涌泉亭诗石

诗题蔗境不题名,墨迹悬岩碧藓平。

游宦来看心忽悟,前身应是赵先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