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山四景图(其三)

翠壶之山凌碧虚,层崖峭壁仙所居。

寻常秀色尽奇绝,况有晴云时卷舒。

我昔攀缘出云表,决眦遐天众山小。

结庐拟向山中栖,日日看云听啼鸟。

一朝云起随六龙,我亦乘之登九重。

为霖未慰苍生望,惭愧清朝恩数隆。

只今还寻故山去,净扫云轩与云住。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翠壶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之情。开篇以“翠壶之山凌碧虚”点出山之高峻,接着“层崖峭壁仙所居”则赋予山以神秘色彩,暗示其非凡之处。通过“寻常秀色尽奇绝,况有晴云时卷舒”,诗人赞美山间寻常景色的不凡,晴云的飘逸更添了几分灵动。

“我昔攀缘出云表,决眦遐天众山小”两句,诗人回忆自己曾攀登此山,俯瞰群山,表现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接下来,“结庐拟向山中栖,日日看云听啼鸟”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此山中定居,每日欣赏云彩变化,聆听鸟鸣的心愿,流露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一朝云起随六龙,我亦乘之登九重”描绘了云起之时,诗人仿佛能驾驭云彩,飞升至更高的境界,象征着心灵的自由与超越。然而,“为霖未慰苍生望,惭愧清朝恩数隆”两句转折,诗人意识到自己的能力有限,无法真正解决民生疾苦,表达了内心的愧疚与自省。

最后,“只今还寻故山去,净扫云轩与云住”表明诗人决定回归自然,与云同住,寻求心灵的宁静与和谐。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转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的反思,具有深刻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64)

吴希贤(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壶山四景图(其四)

长河浩浩寒无潮,夜风吹雪声萧萧。

平明日出耀晴彩,万树璚花犹未消。

湖南画管松篁里,锦帐氍毹人未起。

湖北朱楼翠幕深,兽炭红炉酌香?。

竹篱茅屋是谁家,瓦鼎敲冰自煮茶。

布衣当年冷似铁,蹇驴随处吟梅花。

笑渠富贵总尘俗,一味清寒贫亦足。

形式: 古风

金台别梦

仙舟今去吴江东,吴江之水何溶溶。

美人远隔芙蓉浦,伐木歌残春思慵。

秋台夜静月如水,纸帐梅花情万里。

梦魂幻作蝴蝶飞,飞过瀛洲疾如驶。

瀛洲深处风景饶,美人相见还相招。

开樽共话十年事,客窗风雨声潇潇。

好怀未罄忽惊觉,景阳钟动邻鸡叫。

揽衣推枕起徬徨,满地花阴残月照。

形式: 古风

竹石双清次吴鼎仪先生韵为太守拙戒兄题

吾家老兄好种竹,昔年住在澄塘曲。

兴来赤脚踏海石,明月清风过楚泽。

湘君怜尔抱雅材,天吴紫凤缤纷来。

酒酣鼓瑟遗苍佩,鹧鸪飞下西日颓。

回看俗士甘软美,此竹真堪与兄比。

夜窗风雨不知年,客里相逢故如此。

形式: 古风

梅花歌为礼曹吴以时作

暗风吹雪拂铃索,月色苍茫照官阁。

阁前老梅花无数,开时偏近何郎幕。

璚英满枝那可辨,铁干孤撑瘦如削。

疏棂度影见参差,蓦地浮香惊喷薄。

共言天工与真素,坐使群豪费吟噱。

吁嗟我生在闽海,草堂住近城东郭。

江乡十月少霜霰,冻雨敲窗喧腷膊。

是时阳和漏消息,千树垂垂齐破萼。

仙妃香佩入娟妙,渊客明珠成错落。

凌晨见之饶幽兴,便促巾车走岩壑。

溪南春色眩醉眼,驴背诗联满行橐。

迩来阔别十馀载,旧时踪迹今何若。

梦魂劳劳过淮浦,归思迢迢阻庐霍。

亦知人事半衰谢,只有花开宛如昨。

欲傍寒枝问春信,愧无健翼如雕鹗。

长安骄儿爱桃李,此辈俗眼难救药。

主客中郎亦好奇,写入新图慰飘泊。

感君慷慨发孤咏,造化无端归橐籥。

还拟相从探春去,市头豫买双芒屩。

匡时有愿及早偿,岁晚花前同引鹤。

形式: 古风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