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其七)逋堂睡起,同吹洞箫

绿阴初过黄梅雨。隔叶闻莺语。睡馀谁遣夕阳斜。

时有微凉风动、入窗纱。天涯走遍终何有。

白发空搔首。未须锦瑟怨年华。

为寄一声长笛、怨梅花。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叶梦得的作品,名为《虞美人·其七》。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在初夏时节的一种闲适与忧愁的情绪。

“绿阴初过黄梅雨”,这一句描绘了初夏的景象,黄梅时节是指梅子成熟的季节,也常用来形容春末夏初。绿阴初覆盖,黄梅后的细雨给大地带来了生机与凉意。

“隔叶闻莺语”,这里的“隔叶”意味着隔着树叶,“莺语”则是指鹂鸟的鸣叫。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在室内听到外面自然界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幽静悠闲的氛围。

“睡馀谁遣夕阳斜”,这一句写的是作者在午后醒来,看到夕阳西斜,心中有着淡淡的忧愁。这里的“睡馀”指的是午睡后的迷糊感,“谁遣”则是疑问词,用以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接着,“时有微凉风动、入窗纱”,描绘了随着黄梅季节到来,天气逐渐转凉,一丝不经心的凉风穿过窗棂,给室内带来了清新感。

“天涯走遍终何有”,这一句表达的是对人生无常与世事难料的感慨。作者似乎在问自己,即使到处游历,也终究是一场空欢喜。

“白发空搔首”,这句诗写出了作者因年华流逝而感到悲凉,头顶渐渐斑白,却无法挽回时光。

“未须锦瑟怨年华”,这里的“未须”意味着还不到时候,“锦瑟”指的是精美的琴,“怨年华”则是对岁月流逝的埋怨。作者似乎在说,虽然琴瑟和鸣,但是对于年轻时光的丧失,他还是感到不甘。

最后,“为寄一声长笛、怨梅花”,这一句诗表达了作者想要通过吹奏长笛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对那逝去的美好时光和如今凋零的梅花都感到无尽的悲凉。

整首词从描绘初夏景象,到表现午睡后对时间流逝的迷茫,再到对于年华易逝的哀愁,每一句都流露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感慨。

收录诗词(240)

叶梦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 字:少蕴
  • 籍贯:苏州吴县
  • 生卒年:1077~1148

相关古诗词

虞美人.二日小雨达旦,西园独卧,寒甚不能(其五)寐,时窗前梨花将谢

数声微雨风惊晓。烛影欹残照。客愁不奈五更寒。

明日梨花开尽、有谁看。追寻犹记清明近。

为向花前问。东风正使解欺侬。

不道花应有恨、也匆匆。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其六)寒食泛舟

平波涨绿春堤满。渡口人归晚。短篷轻楫费追寻。

始信十年归梦、是如今。故人回望高阳里。

遥想车连骑。尊前点检旧年春。

应有海棠、犹记插花人。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其八)赠蔡子因

梅花落尽桃花小。春事馀多少。新亭风景尚依然。

白发故人相遇、且留连。家山应在层林外。

怅望花前醉。半天烟雾尚连空。

唤取扁舟归去、与君同。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其四)同蔡宽夫置酒,王仲弓出歌人,声甚妙

东风一夜催春到。杨柳朝来好。莫辞尊酒重携持。

老去情怀、能有几人知。凤台园里新诗伴。

不用相追唤。一声清唱落琼卮。

千顷西风烟浪、晚云迟。

形式: 词牌: 虞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