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酉生日敬次靖节先生拟挽歌辞三首(其二)

自古皆有死,载歌酹清觞。

嗟予早失怙,艰阻亦备尝。

母兮岁六十,终古青松傍。

陟冈恸伯氏,忘簪悲孟光。

后波逐前波,同归溟漠乡。

飘风相飞旐,舆铎声央央。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自古以来,人终有一死,我们以歌声和清酒祭奠。
感叹我早年丧父,经历的困苦难以言表。
母亲已年届六十,始终如青松般坚韧地生活。
登上山岗痛悼兄长,想起孟光未戴簪子的悲伤。
一代接一代,最终都回归那无边的冥冥之境。
风吹动着灵幡,车铃声在哀悼中回荡。

注释

自古:自古以来。
皆:都。
死:死亡。
载:带着。
歌:歌声。
酹:祭奠。
怙:父亲。
艰阻:困苦艰难。
母兮:我的母亲。
岁:年纪。
青松:比喻坚韧不屈。
傍:依傍。
陟冈:登山。
伯氏:兄长。
忘簪:未戴簪子表示哀悼。
孟光:典故中的贤妻。
后波:后辈。
前波:前辈。
溟漠乡:冥冥之境。
飘风:旋风。
旐:灵幡。
舆铎:车铃。
央央:响亮。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哀伤情绪的诗歌,通过对逝去生命和亲人失落的反思,以及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深沉的悲痛与无尽的怀念。

自古皆有死,这句话开篇就点出了生命中的宿命——死亡。然而,诗人并没有陷入绝望,而是通过“载歌酹清觞”来表达对逝去美好的缅怀和庆祝。这不仅是对已逝者的追思,也是在生活中寻找一些快乐和释放。

接下来的“嗟予早失怙,艰阻亦备尝”则更加个人化,诗人感叹自己生命中的早早失去亲情的痛苦,以及经历过种种困难和挑战。这里的“怙”指的是父母,而“艰阻”则是生活中所面临的一系列困境。

“母兮岁六十,终古青松傍。”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尽管时间流逝,但在诗人的心中,母亲永远与他相伴,就像那不变的青松一样。

“陟冈恸伯氏,忘簪悲孟光。”这里,诗人通过对先辈的追思和哀悼,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进一步深化了自己的情感世界。"陟冈"指的是古代祭祀祖先的地方,"恸伯氏"则表达了对家族失去成员的悲痛,而“忘簪”和“孟光”都是用来比喻逝去的美好事物。

最后,“后波逐前波,同归溟漠乡。”这一句通过水波的流转来象征生命的无常和终结。所有的人生轨迹最终都会汇聚到同一片“溟漠乡”——那是时间的尽头,是生命的归宿。

"飘风相飞旐,舆铎声央央。”这两句则用来描绘一种超脱世俗、灵魂自由翱翔的情景。"飘风"和"相飞旐"都指的是那种轻盈自如的状态,而"舆铎声"则是那种悠扬而深远的声音,象征着诗人心中的悲思与超然。

这首诗通过对生死、亲情以及时间流逝的反思,展现了诗人的深邃情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350)

叶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 字:景文
  • 籍贯:吴江笠泽

相关古诗词

己酉生日敬次靖节先生拟挽歌辞三首(其一)

放浪宇宙间,世事笑局促。

骎骎影中人,不受时采录。

奄然长夜归,赍志空山木。

昔日堂上欢,今夕堂下哭。

哭之欲其生,予亦不自觉。

天道元无私,纷纷徒宠辱。

素心惟坡仙,一死万事足。

形式: 古风

水竹墅十咏(其六)广寒世界

鼻祖旧游地,留得老桂香。

有能培植之,此香传诸郎。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水竹墅十咏(其三)安乐窝

受用十三诗,不离方寸地。

门外自风波,行之以无事。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寘]韵

水竹墅十咏(其八)得春桥

策驴风雪中,东君献诗料。

花惊非故吾,聊复索花笑。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