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杨氏半村居

小隐东村第几家,依依负郭置生涯。

官桥侧对柴门静,驿路微通草径斜。

近野月临飞市鹤,疏林日出见城雅。

著书有暇田园里,笑课儿童学种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乡村画卷。诗人魏偁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东杨氏半村居的自然风光与日常生活的和谐共融。

首联“小隐东村第几家,依依负郭置生涯”,开篇即点明了地点与人物身份,暗示出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诗人将自己隐居于东村的一处小屋,与自然紧密相连,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颔联“官桥侧对柴门静,驿路微通草径斜”,进一步描绘了村居周围的环境。官桥与柴门相对,一静一动,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村庄的宁静与和谐。驿路虽微,却通向远方,象征着与外界的联系,同时也暗示着内心的广阔与追求。

颈联“近野月临飞市鹤,疏林日出见城雅”,将时间与空间巧妙结合,通过月夜鹤飞与晨光疏林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市鹤的飞翔与日出时分的城雅,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寓意着生活的丰富多彩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尾联“著书有暇田园里,笑课儿童学种瓜”,收束全诗,揭示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在闲暇之余,诗人乐于耕读,亲自教授孩子们学习种植,既体现了对知识的热爱,也展现了对后代教育的重视。这一场景充满了温馨与乐趣,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哲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教育后代的深情。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是一首具有浓厚人文关怀和自然美的佳作。

收录诗词(71)

魏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追和梅读杨先生除夕之作翰林维新公索次韵

年华又向一宵过,大地春回气渐和。

佳景得欢宜尽醉,盛时无疫不须傩。

送穷尚忆唐韩愈,高寿空闻蜀李何。

最是贤郎观手泽,青衫几度泪痕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曹娥庙

树色参差山下村,汉时孝女庙犹存。

云寒故冢留雅语,雨湿残碑剔藓痕。

大义自垂千载重,遗名长擅一江尊。

悲歌未断西风起,正有潮声已打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六月十二日即景投示金举人唯深辈

雨添湿热火云腾,客舍无从逃郁蒸。

空忆仙家五鬣树,欲求番国千年冰。

葛巾挂壁敢科顶,筠簟铺轩聊曲肱。

想应对景亦如此,更恶扑人多乱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晴十韵书示邓麒杨贡诸生

山野照初暾,天晴胜事繁。

浮光摇远树,淑气散多门。

绝岛云犹湿,高滩水自喧。

农蓑收谷畈,渔网晒江村。

懊恼春将尽,芳菲景尚存。

冶花迎客笑,奇鸟像人言。

落絮随风转,游丝映日翻。

欲寻元亮宅,奚慕辟疆园。

得句题蕉叶,娱情饮竹根。

生成皆有分,何必问乾坤。

形式: 排律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