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邻人琵琶

本是龙门桐,因妍入汉宫。

香缘罗袖里,声逐朱弦中。

虽有相思韵,翻将入塞同。

关山临却月,花蕊散回风。

为将金谷引,添令曲未终。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翻译

原本生长在龙门的桐木,因其美丽被选入皇宫。
它的香气藏在罗袖之中,声音随着琴弦的旋律飘荡。
虽然有深深的思念之情,却如同边塞的歌曲一般传送出去。
在关山之巅,月亮升起时,花朵的香气随风四散。
为了唤起对金谷园的记忆,这曲子直到结束都让人回味无穷。

注释

龙门桐:古代传说中的神木,象征高雅。
妍:美丽,这里指桐木的美。
罗袖:丝质的衣袖,代指女子。
朱弦:红色的琴弦,常用来形容古琴。
相思韵:思念的情感,诗中可能指爱情或怀念。
塞:边塞,这里可能指远方或异域。
关山:险峻的山脉,常指边关。
花蕊:花朵的中心部分,象征美好。
金谷:西晋富豪石崇的别墅,象征奢华与繁华。
引:引发,引起回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因其美貌而被选入皇宫的情景,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她内心的哀愁与相思之情。诗中的“龙门桐”与“汉宫”形成鲜明对比,前者代表自由自在的自然生长,后者则是束缚与限制的代名词。

“香缘罗袖里,声逐朱弦中。”此两句通过琵琶的声音和女子手臂上香气的形象,传达了她音乐才能以及其出众的美丽。同时,这也隐含着她的情感是与这件乐器紧密相连的。

“虽有相思韵,翻将入塞同。”这里,“相思韵”暗示女子心中充满对远方亲人或旧日生活的思念,而“翻将入塞同”则表明尽管如此,她还是不得不随着琵琶声一起融入了边塞的氛围,这里“塞”既可理解为边疆之地,也暗指她心灵的孤独与封闭。

诗的最后两句:“关山临却月,花蕊散回风。”写出了女子在月光下望着远方山脉,心中萌生出无限思绪,而那随风飘散的花朵仿佛也带走了她的哀愁。“为将金谷引,添令曲未终。”则描绘了她为了延续这份情感,不断地演奏着琵琶,将这首曲子无限期地延长下去。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一位女子在被迫离开故土、进入皇宫后所经历的心理变化和情感流转,是一篇充满诗意与情趣的佳作。

收录诗词(11)

陈叔达(隋末唐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宰相,陈宣帝第十七子,陈后主异母弟。出身于陈朝皇室,曾授侍中,封义阳王。陈亡入隋,历任内史舍人、绛郡通守,后归降唐高祖,担任丞相府主簿,封汉东郡公。唐朝建立后,历任黄门侍郎、纳言、侍中、礼部尚书,进拜江国公。玄武门之变时曾建议唐高祖立唐太宗为太子,晚年以散职归第。贞观九年(635年),病逝,追赠户部尚书,初谥缪,后改为忠

  • 字:子聪
  • 籍贯:吴兴(今浙江长兴)
  • 生卒年:?-635年

相关古诗词

太庙祼地歌辞

清庙既裸,郁鬯推礼。大哉孝思,严恭祖祢。

龙衮以祭,鸾刀思启。发德朱弦,升歌丹陛。

遥享粢盛,堂斟况齐。降福穰穰,来仪济济。

形式: 四言诗 押[荠]韵

隔岸水牛浮鼻渡,傍溪沙鸟点头行。

形式:

湘灵鼓瑟

神女泛瑶瑟,古祠严野亭。

楚云来泱漭,湘水助清泠。

妙指微幽契,繁声入杳冥。

一弹新月白,数曲暮山青。

调苦荆人怨,时遥帝子灵。

遗音如可赏,试奏为君听。

形式: 排律 押[青]韵

鹤警露

南国商飙动,东皋野鹤鸣。

溪松寒暂宿,露草滴还惊。

欲有高飞意,空闻召侣情。

风间传藻质,月下引清声。

未假抟扶势,焉知羽翼轻。

吾君开太液,愿得应皇明。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