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凉风飒然漫述

衡荜萧然迥,乾坤秋水中。

鸣蝉争落日,嘉树集清风。

即事从幽讨,因心合大同。

小山云露白,好植桂花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秋时节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悟。首句“衡荜萧然迥,乾坤秋水中”,以“衡荜”象征高远的天空,通过“萧然迥”描绘出秋天的宁静与辽阔,同时“乾坤秋水中”则将天地与秋水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深远而静谧的意境。

接着,“鸣蝉争落日,嘉树集清风”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蝉在夕阳下鸣叫,树木在清风中摇曳的情景,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和谐之美。这里,“鸣蝉争落日”不仅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热烈;“嘉树集清风”则体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与宁静和谐。

后两句“即事从幽讨,因心合大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入思考和内心的感受。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寻求宇宙间的普遍真理,体现了其哲学思考的深度。“即事从幽讨”意味着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探索深层次的意义,“因心合大同”则表达了诗人追求和谐统一、与自然及宇宙和谐共处的愿望。

最后,“小山云露白,好植桂花丛”两句,以小山上的云雾与桂花丛作为意象,既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寄托了诗人的理想与情感。云雾的洁白象征着纯净与超脱,桂花的香气则代表着美好与高洁,这两者共同构成了诗人理想中的和谐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初秋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以及诗人对宇宙真理的探索与追求。

收录诗词(481)

李锴(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七月六日雨三章(其一)

丰隆鞭龙龙疾走,惊风划裂土囊口。

黑云如磐压户牖,一夕四山万牛吼。

疏灯荧荧坐相守,娇儿宛转不离母。

西成禾黍复及期,于嗟苍天将尔为。

形式: 古风

七月六日雨三章(其二)

窗穿片白天欲旦,开门邻比相呼唤。

檐攲屋漏各零乱,颓墙却壅人径断。

破衾斗粟夜来换,柴薪沾湿何由爨。

群儿长竿向水汀,戏拈蛛网捎蜻蜓。

形式: 古风

七月六日雨三章(其三)

大河折南洲转北,突兀庄前走巨石。

合抱之树竟安掷,四松拔根良可惜。

栖苴瘣木争狼籍,陵谷由来轻变革。

县南村落得几户,明日城中卖老牯。

形式: 古风

萤火

小智吾怜汝,通幽解避明。

尚多清夜影,却受世间名。

一水湛天白,疏星绝汉行。

莎鸡兼促织,相与寄微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