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愿得诚斋句,铭心秪旧尝。
一朝三昧手,五字百般香。
弦绝今何苦,衣传拟自强。
草玄非近效,举世漫匆忙。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张镃所作,名为《次韵杨廷秀左司见赠》。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在表达对友人杨廷秀的赞赏之情,以及对书法艺术的深厚情感。
首句“愿得诚斋句”表明了作者对于朋友书法作品的渴望和欣赏,"诚斋"应是指杨廷秀的书房或别号。接着,“铭心秪旧尝”则描绘出作者在品味这些书法作品时的心境,既有对古人艺术的敬仰,也有个人情感上的寄托。
第三句“一朝三昧手”形容杨廷秀书法达到了忘我的境界,而"五字百般香"则是对其书法之美的高度赞誉,每一个字都能散发出不同的韵味和魅力。
然而,诗人的心中也有一丝哀愁,表现在“弦绝今何苦”一句,这可能是在表达对于自己无法达到杨廷秀那样的艺术境界的无奈或者自嘲。紧接着,“衣传拟自强”则显示出作者虽然对自己的现状有所感慨,但依然保持着对书法艺术不懈追求和自我激励的心态。
最后两句“草玄非近效,举世漫匆忙”则是对当时社会浮躁、急功近利之风的批评。"草玄"可能指的是草书,而"非近效"意味着真正的艺术不在于追求即时的效果或流行;而"举世漫匆忙"则描绘出人们都在追逐名利,缺乏真正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
总体来看,这首诗既是作者对友人书法技艺的赞美,也反映了作者自身对于艺术创作过程中的自我期许与挑战,以及对于当时社会文化现象的深刻洞察。
不详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规模浑是野人居,剪结苍松荫屋除。
閒把欹眠酬懒架,静便徐步当安舆。
青精饭好终延老,紫石潭空总付渠。
玩世从来畏人觉,他年方信此心初。
岁序推流感世浮,乐閒宜早向农畴。
修梧绿减俄过夏,短发丝添剩得秋。
千古是非归啸傲,一门酬唱胜交游。
祗因名句多难数,常笑区区赵倚楼。
桥迥有牛过,村深无马嘶。
哨风惊客袂,膏雨慰耕犁。
游目花通野,吟情絮著泥。
幽坊惬虚眺,况复见新题。
沙头晴了便回春,巳觉青蘋媚煖津。
但课浇畦园内叟,何心说剑里中人。
超情耐久宁拘远,合处无多颇复伸。
待得梅开醉香海,健呼重看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