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渡河后寄家书有作

鼠影窥灯,鸡声叫月,马蹄催送征轮。

才渡黄河,梦儿也阻三分。

春宵寒暖凭谁问,况霜花、满地如银。

得知他、烛烬香销,几个黄昏。

来时只说长安远,便长安不远,说总销魂。

一月程途,今宵已过三旬。

平生烂醉浑闲事,到天涯、薄酒难醺。

可怜人,我盼云鸿,卿盼波鳞。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诗人离家远行后的夜晚景象和内心感受。"鼠影窥灯,鸡声叫月",通过鼠的活动和鸡鸣,展现了旅途中的孤寂与深夜的寂静。"马蹄催送征轮",形象地刻画出车轮滚动的声音,暗示着行程的匆忙和离愁的加重。

"才渡黄河,梦儿也阻三分",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即使过了黄河,梦境也被阻隔,反映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春宵寒暖凭谁问,况霜花、满地如银",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寒冷和诗人内心的凄凉,以霜花比喻心境的冷落。

"得知他、烛烬香销,几个黄昏",写出了诗人想象家中亲人独自度过黄昏的情景,烛光熄灭,香气消散,更添离别之苦。接下来,词人感叹路程遥远,"一月程途,今宵已过三旬",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归期无望的感慨。

"平生烂醉浑闲事,到天涯、薄酒难醺",表达了诗人试图借酒浇愁,却发现即使在天涯海角,也无法真正忘却心中的愁绪。最后,以"可怜人,我盼云鸿,卿盼波鳞"收束,表达了彼此的思念,诗人期待着远方的家人能收到他的书信,如同云雁传书,而家人也在期盼着他的消息,如同鱼儿期盼波浪。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离别后的孤独与思念,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收录诗词(104)

赵庆熹(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摸鱼儿.梅花

易销魂,一枝凉笛,凭谁石榻三弄。

东风约住轻寒信,深怕夜来吹猛。

花似梦,却寸寸横枝,万朵梨云冻。碧天无缝。

算如水清阴,除他修竹,只有月明共。

江南好,好在鹤房仙陇,孤山山上曾种。

翠禽小集香深处,不羡钗头幺风。帘影动。

看雪片飞来,恰补苍苔空。不归谁送。

记酒醒今宵,玉人何处,蝴蝶满衫重。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高阳台.夜雨不寐

细咽风砧,缓敲檐铁,无端作出声声。

透薄窗纱,偏生不肯天明。

芭蕉自说凄凉语,又何尝、必要人听。

奈多情,至此魂销,入耳偏清。

衫边记起斑斑泪,记秋江夜泊,枕上潮生。

一样无聊,乌篷换了青灯。

常时惯说侬多梦,恁今宵、作也难成。

一更更,容易教人,候到鸡鸣。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沁园春.嘉定竹烟筒圆润可爱茗香姑母索词篆刻其上

万筱连山,新粉丛边,分来露梢。

记金摇竿影,横量钿尺;珠排节数,圆截银刀。

密袅龙头,细拖凤尾,水样鹅黄玉一条。

中通处,有拾余瑶草,好逗心苗。琴余书后无聊。

便浓注薰丝著意烧。

尽荷筒暗吸,篆随云吐,兰膏徐爇,香逐风飘。

红腻油脂,黑蟠灰字,一点星星火易消。

清宵坐,更斜笼翠袖,未忍轻抛。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摸鱼儿.汪又村柳暗花明又一村图

一程程、山山水水,人家都在深处。

弯环不辨羊肠径,只觉树阴无数。香似雾。

问四面楼台,多少春鹦鹉。相逢俊侣。

正潭水桃花,踏歌声里,满地落红雨。

仙源好,见说蓝桥有路,胡麻饭熟如许。

马蹄催送佂轮急,可是软红尘土。

君记取,记步步移时,便入长安去。此中小住。

笑图书寻来,绛云青琐,还似婿乡否。

形式: 词牌: 摸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