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大参明甫之秦中兼寄张方伯子文

岛夷能禦待论功,歌起渔樵吴会同。

兵甲威名悬海上,旌旄行色入关中。

金城远抱山河地,宝气犹存秦汉宫。

君见张衡正秋兴,三峰欲赋两争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榛所作的《送王大参明甫之秦中兼寄张方伯子文》。诗中描绘了王大参明甫即将前往秦中的壮丽景象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首句“岛夷能禦待论功”,以岛夷的抵御之力引出论功之意,暗示王大参明甫此行的重要性与挑战性。接着,“歌起渔樵吴会同”一句,通过渔樵的歌声,营造出一种和谐、欢聚的氛围,预示着王大参明甫此行将得到同僚的支持与祝福。

“兵甲威名悬海上,旌旄行色入关中”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王大参明甫在海上所展现的军事威严,另一方面则预示着他进入关中时的庄重仪态,展现了其作为官员的风范与使命。

“金城远抱山河地,宝气犹存秦汉宫”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秦中地区的壮丽景色与历史底蕴。金城象征坚固的防御,山河地则指广阔的土地,宝气则是对秦汉时期辉煌文明的追忆,表达了对友人此行将面对的挑战与机遇的期待。

最后,“君见张衡正秋兴,三峰欲赋两争雄”两句,借用了张衡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王大参明甫此行的鼓励与期许。张衡的“秋兴”寓含着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而“三峰欲赋两争雄”则预示着王大参明甫此行将面临激烈的竞争与挑战,但同时也充满了机遇与可能。

整首诗通过对王大参明甫此行的描绘,既展现了其作为官员的责任与担当,也蕴含了对友人深厚的情谊与美好的祝愿。

收录诗词(1219)

谢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 字:茂秦
  • 号:四溟山人
  • 籍贯:脱屣山
  • 生卒年:1495~1575

相关古诗词

送别张佥宪肖甫之颍州兼忆徐太守子与

浮云蓟北叹相违,旧社词人各是非。

谪后两迁心事定,醉中多赋宦情微。

黄花含笑孤秋色,白雁离群几夕晖。

颍上有怀徐干远,建安风调迩来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送别吴景伯李光卿吴子哲三考官

太原城外感离群,消息从今不易闻。

旅雁翩翻乘朔气,秋风寂寞向斜曛。

秪缘俎豆他乡合,漫赋山河别路分。

楚客西归渺相望,天连剑阁万重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秋夜同吴方伯子有孟廉宪存甫冯大参汝言周学宪子才游东寺

词人薄暮集东林,碧殿风飘钟磬音。

游宦莫嗟閒日少,谈禅聊坐法云深。

天回河汉馀秋兴,月在松萝清客心。

圣代经纶罢莲社,黄花相对且长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春日登伏牛山遥望秦中因忆栗士学冯汝言二方伯李廷实大参莫子艮廉宪姜宗孝纪恒甫二宪副

伏牛形胜郁嶙峋,二月风光客兴新。

半岭夕阳惟照雪,千松寒色不知春。

天连山势全雄晋,地转河流远界秦。

寄语关中几游宦,虞卿秪是著书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