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物

月生看柳瘿,风起笑花痫。

事业三杯酒,勋名九转丹。

神凄身外蝶,梦黯镜中鸾。

为问金堪带,如何玉可餐。

形式: 五言律诗

翻译

月光下欣赏柳树的瘿瘤,微风吹过时花朵仿佛在欢笑。
借酒浇灌事业,期望功名如九转丹药般炼成。
心中神往,身外蝴蝶翩翩,镜中的鸾鸟身影黯淡。
试问这金子能否佩戴,又怎能将美玉当作食物享用?

注释

月:月亮。
柳瘿:柳树上的瘤状突起。
风起:微风起。
花痫:花朵仿佛在欢笑。
事业:事业。
三杯酒:三杯酒。
勋名:功勋名声。
九转丹:道教炼丹术,比喻极高的成就。
神凄:心神凄然。
身外蝶:身外的蝴蝶。
梦黯:梦境暗淡。
镜中鸾:镜中的鸾鸟(古代神话中的鸟,常用来象征美女或美好的事物)。
金堪带:金子可以佩戴。
玉可餐:玉能食用(这里比喻珍贵的事物,实际上不能吃)。

鉴赏

这首诗名为《感物》,出自北宋词人白玉蟾之手。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生命和事业的深刻感悟。

“月生看柳瘿,风起笑花痫。”开篇两句,诗人以清新淡雅的笔触,捕捉到了春夜月光下柳树轻柔的姿态,以及微风吹过时花瓣轻舞的情景。在这里,“瘿”指的是柳枝间结成的小球形物,而“痫”则是古代对花瓣飘落的一种生动描写。诗人通过月光与风力的交织,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

“事业三杯酒,勋名九转丹。”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事业成就与精神追求的渴望。“三杯酒”象征着轻松愉快的创作状态,“勋名九转丹”则暗指通过不断地努力和修炼,达到至高无上的境界。这两句传递出诗人对于事业和个人修养的执着追求。

“神凄身外蝶,梦黯镜中鸾。”此处,“神凄身外蝶”用蝴蝶比喻灵魂或心志超脱于世俗之外,而“梦黯镜中鸾”则是诗人借鉴古代传说中能够在水面或镜中看到龙凤的形象,表达了对高洁、神秘境界的向往。两句共同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心灵状态。

“为问金堪带,如何玉可餐。”末联通过设问的方式,探讨生命中的真理与价值。“金堪”可能指的是珍贵如金的知识或智慧,“玉可餐”则是比喻高洁无暇的事物是否能够内化为自己的营养。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知识、品格和精神食粮的深切追问。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事业成就以及个人修养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200)

白玉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字:如晦
  • 号:琼琯
  • 籍贯:南宋时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携友生诣桐柏

篮舆过尽几山丫,夜宿天台仙子家。

我昔岩前种芝草,尔来云表饭胡麻。

金前错落枫犹叶,玉靥飘零菊更花。

霜露逼人心兴倦,无穷旧事散天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睡起

眼瞌蚊方谒,灯微蛾更来。

汗珠流似雨,鼻息响如雷。

蝶魄游仙去,猿声惊梦回。

梦回嫌簟湿,怒把枕头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蓝琴士赠梅竹酬以诗

手补天工笔法奇,笑将造化作儿嬉。

胸中夜雨浇龙干,纸上春风舞玉蕤。

云水一生无别好,琴心三叠有谁知。

今宵松殿相期会,弹到西山月落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酬蒋知观所惠诗

新雁飞来一朵云,读之毛骨耸寒鳞。

展开大句几钩墨,存想先生满面春。

榻上宾朋谈盛德,山中冠褐混凡身。

来朝盥手炷香去,恐是蓬莱相识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