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湿云不动溪桥冷,嫩寒初透东风影。桥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

人怜花似旧,花比人应瘦。莫凭小栏干,夜深花正寒。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翻译

潮湿的云彩凝滞不动,溪桥清冷,轻寒刚刚穿透东风的身影。桥下水发出长长的声响,河畔的梅枝正揉和着月光发出香气。
人爱花好似见了旧友,花与人比较起来该是俊秀清瘦。独自一人寂寞靠着那小小的栏杆,殊不知夜深正熬受着寒冷哩!

注释

湿云:天空中凝聚的浓云。
嫩寒:轻寒;微寒。
莫:同寞,寂寞。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凄清的春夜画面。"湿云不动溪桥冷",通过湿润的云层和冰冷的溪桥,传达出一种湿润而微凉的氛围。"嫩寒初透东风影",嫩寒即微寒,东风轻轻吹过,带来了微微的凉意,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桥下水声长",流水潺潺,声音悠长,增添了夜晚的寂静。"一枝和月香",月光洒在独自绽放的花朵上,花香与月色交织,更显其孤寂之美。接下来的"人怜花似旧",表达了观者对花的怜惜,认为花儿依旧如故,但似乎比人更加孤独和憔悴。

"花比人应瘦",运用拟人手法,将花的形态与人的憔悴相比较,暗示了花儿在深夜中承受着寒冷的侵袭,如同人的消瘦和疲惫。最后两句"莫凭小栏干。夜深花正寒",劝诫人们不要倚靠栏杆久久凝望,因为此时的花儿正处在寒冷的深夜,显得更加脆弱。

整体来看,这首《菩萨蛮》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夜的寂静与花的孤独,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生命的感慨。苏轼的词作,常寓情于景,此词也不例外。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踏青游

□火初晴,绿遍禁池芳草。斗锦绣、火城驰道。

踏青游,拾翠惜,袜罗弓小。莲步袅。腰支佩兰经妙。

行过上林春好。今困天涯,何限旧情相恼。

念摇落、玉京寒早。任刘郎、目断蓬山难到。仙梦杳。

良宵又过了。楼台万家清晓。

形式: 词牌: 踏青游

阮郎归.茶词

歌停檀板舞停鸾。高阳饮兴阑。兽烟喷尽玉壶乾。

香分小凤团。雪浪浅,露珠圆。捧瓯春笋寒。

绛纱笼下跃金鞍。归时人倚栏。

形式: 词牌: 阮郎归

失调名.上元词

拚沈醉、金荷须满。

怕年年此际,催归禁籞,待黄柑宴。

形式:

踏莎行

山秀芙蓉,溪明罨画。真游洞穴沧波下。临风慨想斩蛟灵。长桥千载犹横跨。

解佩投簪,求田问舍。黄鸡白酒渔樵社。元龙非复少时豪,耳根洗尽功名话。

形式: 词牌: 踏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