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鸦(其八)

拟将秃笔露槎枒,一扫寒林百只鸦。

哑哑悲声凄月色,苍苍疏影缀霜花。

横铺乱簇难成字,冷水孤村着处家。

枝重露浓清夜永,渐看檐角起朝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归鸦(其八)》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冬日黄昏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乌鸦归巢的场景与氛围。

首句“拟将秃笔露槎枒”,以“秃笔”和“槎枒”形象地描绘了树枝的枯瘦和不规则形态,为整个画面奠定了冷寂的基调。接着,“一扫寒林百只鸦”一句,用“寒林”点明季节与环境,而“百只鸦”则突出了乌鸦数量之多,营造出一种热闹而又略显压抑的氛围。

“哑哑悲声凄月色”中,“哑哑”形容乌鸦的叫声,既表现了它们的哀鸣,也暗示了环境的寂静。“凄月色”则通过月亮的色彩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气氛,使得乌鸦的叫声更加触动人心。

“苍苍疏影缀霜花”一句,通过“苍苍”形容树枝的颜色,与“疏影”相呼应,展现出树枝在月光下的轮廓。而“缀霜花”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霜花点缀在树枝上,增添了几分冷艳之美。

接下来,“横铺乱簇难成字”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乌鸦群聚的状态比作难以构成文字的混乱排列,既形象又富有诗意。而“冷水孤村着处家”则通过对比,强调了乌鸦归巢后的宁静与温暖,与之前画面的冷寂形成鲜明对比。

“枝重露浓清夜永”一句,通过“枝重”、“露浓”描绘了夜晚的景象,同时“清夜永”则点明了时间的悠长,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深邃的意境。最后,“渐看檐角起朝霞”一句,以“朝霞”作为画面的收尾,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整个画面从冷寂转为温暖,充满了希望与生机。

综上所述,《归鸦(其八)》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成功地捕捉到了冬日黄昏时分乌鸦归巢的场景,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循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感慨。

收录诗词(173)

魏学洢(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末年的著名散文作家。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一生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是其代表作

  • 字:子敬
  • 籍贯:中国明朝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
  • 生卒年:约1596——约1625

相关古诗词

读史述(其一)侯生

翩翩信陵君,夷门拔奇士。

白手搏强秦,缓急莫堪使。

一策虎符飞,再策铁锤起。

杀气入邯郸,秦军无坚垒。

此时夷门客,长笑送公子。

头颅留谢人,事完身足死。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读史述(其二)蔺相如

秦王会渑池,邯郸出孤注。

帐下千熊罴,笙筝乱如雨。

提瑟藐万乘,耽耽视毚兔。

一夫瞋目呼,虓虎不敢怒。

残丝奏杀声,雪锋交五步。

昔年柱前血,今日堪相污。

壮哉蔺夫子,千载有馀慕。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读史述(其三)鲁仲连

鄙夫争一身,身外匪所计。

有如魏帝秦,何与鲁连事。

先生独倜傥,慷慨决大义。

五岳倒地轻,沧海连天沸。

吐舌如吐刀,锋锋着人厉。

白日走秦兵,先生天下士。

形式: 古风

读史述(其四)屈平

洛阳隽年少,投文吊沅湘。

悯累堙郁志,讯累远自藏。

谣诼虽蔽明,美人安可忘。

苟能历九州,故都可徜徉。

嘿嘿不忍去,抱此九回肠。

骚人恨无限,千载为悲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