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知闻赴成都辟请

文翁还化蜀,帟幕列鹓鸾。

饮水临人易,烧山觅士难。

锦机花正合,棕蕈火初乾。

知己相思否,如何借羽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文翁的精神再次感化四川,朝廷官员如凤凰聚集。
给予恩惠如同饮水般轻易,但选拔贤才却比烧山还要艰难。
织锦机上的花朵图案正巧合适,棕榈菌菇的火候刚刚烘干。
你是否也在思念知己,怎样才能借书信传达心意?

注释

文翁:古代蜀地的教育家文翁。
化:感化。
帟幕:帐幕,代指朝廷。
鹓鸾:比喻朝廷官员。
饮水临人:比喻施恩于人。
烧山:形容寻找人才的艰辛。
觅士:选拔人才。
锦机:织锦机。
花正合:图案精美。
棕蕈:棕榈菌菇。
火初乾:烘烤得恰到好处。
知己:知心朋友。
相思:思念。
借羽翰:借助书信传递情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回到四川的场景,帷幕中有华美的装饰,给人以富贵之感。然而,诗人通过“饮水临人易,烧山觅士难”两句,表达了寻找真正知己之难。接下来的“锦机花正合,棕蕈火初乾”则是对当时生活场景的描写,表现出一种忙碌而又充实的氛围。

最后两句“知己相思否,如何借羽翰”,诗人表达了对远方知己的思念,以及希望通过文字来传达这种思念之情。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更流露出他对知音难求的深切感慨。这是一种在物质丰富的同时,精神上却渴望沟通和理解的心境写照。

收录诗词(738)

贯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姜。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 字:德隐
  •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 生卒年:832~912

相关古诗词

闻新蝉寄桂雍

新蝉终夜叫,嘒嘒隔溪濆。

杜宇仍相杂,故人闻不闻。

捲帘花动月,冥目砌生云。

终共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闻徵四处士

一诏群公起,移山四海闻。

因知丈夫事,须佐圣明君。

白酒全倾瓮,蒲轮半载云。

从兹居谏署,笔砚几人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夏日晚望

登临聊一望,不觉意恞然。

陶侃寒溪寺,如今何处边。

汀沙生旱雾,山火照平川。

终事东归去,干戈满许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旅中怀孙路

暮尘微雨收,蝉急楚乡秋。

一片月出海,几家人上楼。

砌香残果落,汀草宿烟浮。

唯有知音者,相思歌白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