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蔡羽的《早春二首(其二)》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清新景象和诗人的情感寄托。首句“上日风清烟霭收”写出了天气转晴,烟雾散去的早晨,透出春天的气息。"长洲新水绿悠悠"则描绘了江面水色碧绿,波光粼粼的动态画面。
"春回树色流莺乱"通过树色的变化和流莺的纷飞,生动展现了生机盎然的春意。“寒入花枝翡翠愁”一句,以“寒”字点出早春料峭,花枝含苞待放,如同翡翠般的新绿中带着几分忧愁,富有诗意。
接下来,“吴地月明人倚棹”描绘夜晚月光洒在吴地江面上,诗人独自倚靠船桨,享受这份宁静。“江村笛好晚登楼”则通过笛声和登楼的动作,传达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欣赏和对远方的思念。
最后两句“归鸿不待天涯暖,早折红梅寄陇头”,诗人借归鸿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牵挂,希望它们能提前带来春天的讯息,折取红梅寄予陇头,寓意着对远方的深情厚谊和对春天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春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