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珠于渊

至宝非求货,宁争径寸珠。

来由鲛客馆,沈向应龙区。

曲渚从光坠,长流任影孤。

止同怀蚌腹,犹似掩羊须。

异采无相献,藏珍孰为输。

璿源仍曲折,仙露映零濡。

淮浦□奚坼,江津岸不枯。圣朝何物贵?

多士起菰芦。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以“沈珠于渊”为题,描绘了深海中珍珠的珍贵与独特之美。诗人姚鼐在清朝时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珍珠从形成到沉入深渊的过程,以及其在自然界的独特地位。

首句“至宝非求货,宁争径寸珠”,开篇即点明珍珠虽是稀世之宝,却并非为了追求财富而存在,而是因其本身的品质和价值而珍贵。接着,“来由鲛客馆,沈向应龙区”两句,运用神话传说中的鲛人和应龙,形象地描绘了珍珠的形成过程,以及它们最终沉入深渊的归宿。

“曲渚从光坠,长流任影孤”描绘了珍珠在水中闪烁着光芒,却又孤独地漂浮在长流之中,既展示了珍珠的美丽,也暗示了其命运的孤寂。接下来的“止同怀蚌腹,犹似掩羊须”则进一步对比了珍珠与蚌壳的关系,以及其隐藏的神秘性。

“异采无相献,藏珍孰为输”表达了珍珠的独特性和难以言喻的价值,即使是最懂珍珠的人也无法完全表达其魅力。随后的“璿源仍曲折,仙露映零濡”则将珍珠比作仙露,强调其纯净与珍贵,同时描绘了珍珠在曲折的源泉中,依然保持其独特的光泽。

最后,“淮浦□奚坼,江津岸不枯”可能因字迹模糊或缺失,但可以理解为对珍珠在广阔水域中的生命力和对环境的滋养作用的赞美。而“圣朝何物贵?多士起菰芦”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在盛世中,珍珠作为稀世之宝的地位,以及它对社会的贡献,如同众多才士从田间地头脱颖而出,共同繁荣时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珍珠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中的奇观,也寓意了人类社会中珍稀之物的价值与意义,以及它们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收录诗词(741)

姚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 字:姬传
  • 籍贯:安徽桐城
  • 生卒年:nài)(1731~1815

相关古诗词

雉雊麦苗秀

宿麦和风里,连畦尽吐苗。

丘中闻雉雊,陇上似迁乔。

角立连芒擢,茎翻见尾翘。

朝飞春漠漠,有□野萧萧。

未啄黄云出,先依绿野骄。

农登欣率育,鸟亦乐山桥。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因瑰才而究奇

大木得工师,因材结构宜。

不缘操斧巧,岂见豫章奇。

桴有飞龙翼,窗来玉女窥。

穹窿成画栋,岌嶪负文机。

伟自山林出,高为殿阙资。

天朝方采择,珍重所堪为。

形式: 古风

金波丽晙鹊

鳷鹊南楼出,蟾蜍碧影低。

势如翚负羽,光似水平堤。

潋滟文机泛,晶明玉宇迷。

清辉含上下,流照遍东西。

飞阁翔空际,凭栏接皎兮。

露华凝翡翠,云气湿琉璃。

地切中宵望,诗从小谢题。

秋怀宫雉畔,引领夜乌栖。

形式: 排律

昂昂若千里之驹

驹或名千里,超然气有馀。

駃騠生自异,驽蹇讵同居?

逐队曾何累,空群信不虚。

仰思腾秣越,俯谢伏盐车。

德固尊天骥,才还称帝舆。

九州看历历,四足任徐徐。

刍粟非吾志,鸥凫那得如?

取论天下士,顾盼岂徒欤!

形式: 排律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