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峰寺

修径转岩阿,危亭临木杪。

清明江练直,紫翠山屏绕。

林峦献奇秀,图画极天巧。

松杉韵轻风,笙箫奏云表。

心知游鱼乐,目送飞鸿杳。

浮生黄粱梦,幻事何时了。

惟应观胜妙,坐可清纷扰。

岂须登泰山,閒看诸峰小。

形式: 古风

翻译

曲径转向岩石处,高亭立于树梢尖。
清明时节江水如练,翠绿山峦环绕如屏。
山林尽显奇特秀丽,仿佛天然画卷巧夺天工。
松杉随风起舞,如笙箫声穿越云霄。
心中明白游鱼的乐趣,目光追随着远去的鸿雁直到消失。
人生如短暂美梦,虚幻之事何时能终。
只需欣赏这美景妙境,便足以清静内心纷扰。
何需一定要登泰山,闲看四周峰峦皆小。

注释

修径:弯曲的小路。
岩阿:岩石丛中。
危亭:高高的亭子。
木杪:树梢顶端。
清明:天气晴朗。
江练:清澈的江面。
紫翠:紫色和翠绿。
山屏:山峦如屏障。
林峦:山林。
献奇秀:展示奇特的美景。
图画:画卷。
极天巧:达到极致的巧妙。
松杉:松树和杉树。
韵轻风:随风摇曳有韵律。
笙箫:竹制乐器。
云表:云层之上。
游鱼:水中游动的鱼。
飞鸿:飞翔的大雁。
浮生:短暂的人生。
黄粱梦:比喻虚幻的梦境。
观胜妙:欣赏美妙景色。
清纷扰:清除内心的纷扰。
登泰山:攀登泰山。
诸峰小:周围的小山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身养性、超脱世俗的心境。

"修径转岩阿,危亭临木杪。清明江练直,紫翠山屏绕。" 这几句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幽深宁静的山谷景象,诗人通过“修”、“转”、“临”等动作字眼,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这片风光之中。

"林峦献奇秀,图画极天巧。松杉韵轻风,笙箫奏云表。" 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而且通过“图画”、“韵”、“奏”等字眼,强调了一种超乎自然、接近艺术境界的情感体验。

"心知游鱼乐,目送飞鸿杳。浮生黄粱梦,幻事何时了。" 这几句诗人通过“游鱼”和“飞鸿”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于世间繁华如梦、难以长久的感慨。

"惟应观胜妙,坐可清纷扰。岂须登泰山,閒看诸峰小。" 最后几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修养心性的理解,即通过静坐观照,可以超越世间纷争,不必非要攀登高峰,才能体会到自然之美、心灵的宁静。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也反映了其对于内在修养和精神追求的思考。

收录诗词(1)

王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茉莉花(其一)

攲烟裛露暗香浓,曾记瑶台月下逢。

万里春回人寂寞,玉颜知复为谁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寻得天花伴众芳。

形式: 押[阳]韵

游古陌吟

谁言今古事难穷,大抵荣枯总是空。

算得生前随梦蝶,争如云外指冥鸿。

暗添雪色眉根白,旋落花光脸上红。

惆怅荒原懒回首,暮林萧索起悲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楼守浮远堂留题

久去乡关始一来,竹舆行乐亦佳哉。

还寻童子钓游处,又趁史君旌骑回。

风物于人随意好,江山如画得天开。

向来纪胜归名笔,喜为重镵置石崖。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