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初余视子发垂肩,及至成童便耸然。
忧患缠来成白颔,声名随去入黄泉。
孤甥见恤情非浅,暴骨收藏义可传。
多少文章零落尽,朝廷何处访遗编。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积所作的《哭彦规(其二)》,通过哀悼逝者,展现了深厚的人情与道德关怀。诗中描绘了从少年到成年的成长变化,以及忧患带来的外貌改变,体现了生命的脆弱和世事无常。对逝者的关怀与哀悼,以及对遗失文章的惋惜,反映了对知识传承的重视。全诗情感真挚,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道德义行的推崇。
不详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与君相得久忘言,晚更倾肠共豁然。
刬尽丘陵平作路,决开沟浍合为川。
古人刎颈终相杀,世俗操心爱胁肩。
六十老翁能有几,却寻旧友向黄泉。
有时半日两敲门,语罢南窗坐北轩。
意外得文哀绝笔,理中论事酷能言。
须知是物非无本,若论斯人自有源。
不蹈不袭真所性,洪河自古出昆崙。
青衫伴我情弥重,白首期君事忽乖。
天下若教俱好义,道傍安得有遗骸。
且将绵盖孤儿寝,谁折荆为稚女钗。
吟至此篇还索酒,更持姜桂坐寒斋。
我诵千涛喷雪诗,急提笔去写僧扉。
碧芦阴处评文坐,黄菊花时载酒随。
老丈为儿亲送药,衰翁赖子少呼医。
最是秦中葬枯骨,不须铭墓只镌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