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江即事

庾关望迢迢,峡江去何极。

以此为新游,悠然欢所历。

东水下建瓴,风帆若驰翼。

沿流出怪峰,列树隐危石。

抚景欲知名,耳目费应接。

频指问舟人,厌予还缄默。

语笑成独情,微吟见天则。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游览粤江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感悟。

首句“庾关望迢迢,峡江去何极”以远眺的姿态,勾勒出江面的辽阔与深远,仿佛连绵不绝的山岭与蜿蜒的江流延伸至远方,无尽无际。这种景象不仅展现了地理空间的广阔,也暗示了旅程的漫长与未知。

接着,“以此为新游,悠然欢所历”表达了诗人对于这次旅行的欣喜与期待。他将眼前的景色视为一次全新的探索,心中充满愉悦与满足,享受着旅途中的每一刻。

“东水下建瓴,风帆若驰翼”描绘了江面上的动态之美。东流的江水如同从高处倾泻而下的水流,气势磅礴;而远处的风帆则像展翅飞翔的鸟儿,轻盈地在水面滑行,展现出一种动态与速度的美感。

“沿流出怪峰,列树隐危石”进一步展示了沿途的自然景观。江流穿行于奇峰怪石之间,树木掩映,既突出了自然界的壮丽与险峻,又增添了生机与和谐。

“抚景欲知名,耳目费应接”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丰富的自然景观时的感慨。他想要一一记住这些美丽的景色,但眼花缭乱的景象让他的感官难以完全捕捉和理解。

最后,“频指问舟人,厌予还缄默”描述了诗人试图通过询问船夫来获取更多信息,但最终还是选择沉默,可能是为了保留这份宁静与思考的空间,或是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与沉思。

“语笑成独情,微吟见天则”总结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在与自然的对话中,他不仅获得了快乐与欢愉,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宇宙的规律与和谐,这种体验超越了言语,成为内心深处的独特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乘船游览粤江时的所见所感,以及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旅行的喜悦、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宇宙法则的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38)

释今覞(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赣州光孝寺廉泉

古寺石亭阴,一泓乃幽旨。

皓月光与涵,清风澹相倚。

渠汲鸣辘轳,摇湛自澄止。

厥称曰廉泉,嘉名世所异。

廉贪各有受,此泉原无己。

廉固非所钦,贪亦何足耻。

不易夷齐心,岂洗盗蹠耳。

涓涓惟自知,消息绝终始。

临流发浩叹,相怜独我尔。

形式: 古风

游小孤山

彭郎渡头浪拍拍,小孤江心势仡仡。

龙口吞天骑二妃,飙轮电驰喧河伯。

洪涛怒溅彩霞湿,洄流倒捲琉璃碧。

妆台落影夹长镜,鸬鹚拖鱼上岩石。

腥风忽起呜呜声,一片江云如泻墨。

欲泊扁舟不可前,庵僧引缆度危级。

青林迂径曲朱阑,魂绕断崖疑兜率。

肃然敛虑万情忘,怪杀征帆名利客。

形式: 古风

陪郭适庵方伯游匡庐

匡庐高高不可极,积气天近寒云值。

晴空风雨飘长虹,掩映光连湖水碧。

香炉日暖赤霞明,禹碣苍崖青藓匿。

我曾浩荡纵襟期,凭虚不觉心魂歇。

方伯奇情天外开,降灵嵩岳见弘才。

暂假东山恣游屐,南历三湘北五台。

浔阳两度访庐山,玉渊潭水照心颜。

不惜招携方外侣,野田麋鹿喜追攀。

白鹤棋声泉石里,柴桑人家明灭间。

遂淩绝顶驰逸驾,叠壁高奇竞叱咤。

奔激洪涛万木声,旋风吹尽层峦下。

浮云走处巨石移,咫尺丹梯不敢跨。

天池寺,佛手岩,清江九派过征帆。

山前山后围松杉,且携明月卧萝庵。

闲枕清风酒半酣,岘山真笑羊公憨。

方伯言,余侧耳,嗒然丧我忘非是。

七十东坡閒羡此,蝴蝶栩栩誇庄子,将閒索閒何足齿。

圯桥已进老人履,东山忽为苍生起。

把臂一笑聊相视,林响斋钟我说止。

形式: 古风

涉园歌

少年抗志羡羲农,北窗一枕淩高风。

近来庐岳恣游屐,爱杀灵运读书石。

走尽天涯返岭南,闻说新兴有老憨。

自爱蒋生三径僻,不辞五岳向平贪。

晒书白眼意落落,衔杯皓首发鬖鬖。

见我捧腹大吟笑,携我散步金鱼潭。

何处琴声唤鱼出,梧叶青青阴白日。

碧池破碎花影移,高高亭上柳花溢。

为我自诵游山诗,愿得游山年百一。

又云我死名山中,碑题某人某日卒。

身既死矣安用名,荷锄饮酒笑刘伶。

刘伶饮酒不拚命,死后未肯忘其形。

公不忘形应不死,昨夜惊闻猿鹤语。

山灵引例作移文,百岁名人放归里。

我亦从容许猿鹤,誇公诚有好丘壑。

凉于水处宽衣裾,陈搏梦里华胥国。

几一张,琴一床,壁上题诗三两行。

万里山川在跬步,涉园何必让柴桑。

五男儿并列阶墀,一齐歌舞学斑衣。

不费篮舆过篱菊,虽无五岳亦便宜。

我言此事正公意,恰被老僧窥破矣。

犹言矍铄走康庄,潘公南圃誇高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