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夜寒鹤梦,正沈沈,云海犹呼愁侣。

自见伤春,花溅泪,此恨都无年数。

笛步波遥,诗痕雪在,曾卧山楼雨。

苔阑如绣,胜看纱影笼句。

长忆一别文园,蜀弦肠断,空送孤云去。

欲寄陇头春不到,绿遍行吟烟浦。

古寺遗芳,小桥疏影,留伴樵风住。

游尘重省,乱花多少歧路。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词以“夜寒鹤梦”起笔,描绘了一幅深夜梦境的画面,寒意袭人,鹤声哀鸣,似乎在呼唤着远方的伴侣,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忧愁。接下来,“伤春”二字点明了季节与心境,花瓣上沾染着泪水,表达了无尽的离愁别绪,仿佛这种悲伤没有尽头。

“笛步波遥,诗痕雪在”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山楼听笛,写下诗句的情景,雪花飘落,增添了凄冷的氛围。随后,“苔阑如绣”形象地写出环境的静谧和雅致,而“胜看纱影笼句”则暗示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长忆一别文园”表达了对故友的深深思念,琴声断肠,只有孤云飘向远方,寄托了无法传递的情感。接着,“欲寄陇头春不到”表达了对友人的牵挂,即使春天来临,也无法送到他身边。

“绿遍行吟烟浦”描绘了烟雾笼罩的水边景色,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迷茫。古寺的芬芳和小桥的倒影,以及陪伴他的山风,都显得孤独而宁静。最后,“游尘重省,乱花多少歧路”以游尘和繁花比喻世事变迁,人生的歧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与未来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念奴娇》情感深沉,意境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执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收录诗词(364)

郑文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所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 字:俊臣
  • 号:小坡
  • 籍贯:鹤道
  • 生卒年:1856~1918

相关古诗词

瑞鹤仙.落梅

虎山桥下水。问几时销尽,伤春清泪。花前旧吟袂。

绕阑干如梦,东风还是。

相思未寄,荐青尊、高寒自倚。

恁飘零、画角声中,忍见送春桃李。何意。

烟横雪乱,数点芳心,为谁憔悴。苔茵漫缀。

无人见,断魂地。

叹垂垂一树,江南遗恨,不到灵均楚佩。

但黄昏、写照空池,两三瘦蕊。

形式: 词牌: 瑞鹤仙

摸鱼子.小城晚眺

压危阑乱山空翠,尽成衣上云雾。

坏宫芳草寻常见,不用凭高怀古。

回首处,渺一发,中原挂在斜阳树。

伤春更苦,想璚岛花飞,玉楼帘捲,天半起箫鼓。

苍茫里,时有东风雁度,沈沈辽海归路。

已怜柳色悽羌笛,犹报玉关春阻。

江上暮,又落絮,吹愁散作千家雨。

吴魂自语,但满地惊波,两三点雪,栖老旧鸥鹭。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念奴娇.秋雨连江哀时书事

旧家楼阁,剩斜阳,一线沈沈帘影。

海上忽闻,风雨至,平地奔涛千顷。

大泽鸿哀,荒涂龙战,身世沧洲迥。

尘中回首,五湖何处烟艇。

因念蜀客船回,高江急峡,泪湿听猿枕。

不待山川摇落后,秋气都成悲境。

衰草连云,惊烟到海,洒袂西风冷。

飞轮肠转,夜阑残梦谁醒。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早梅芳近.辛亥中秋后三日,澹庵招同彊村汎舟,越来溪寻石湖居士故迹,自横塘载月而归

水荭疏,霜叶冷,一塔招提境。

歌钿尘断,画舸波閒见明镜。

故桥鸥鹭迹,坏壁龙蛇影。

看云归鸟没,客思正孤迥。缓清觞,揽素景。

秋倦登临兴。侵溪渔火,蹋月菱讴半烟暝。

泪添波入酒,梦破山横枕。漫重来,载愁湖上艇。

形式: 词牌: 早梅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