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色

晓色朦胧紫气新,初怀高枕自为春。

眼前太古深山境,意表朱霞白鹤人。

年异师丹全忘事,蜕留徐甲已无身。

不关参悟存公案,一念清安觉最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此诗《晓色》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陈曾寿所作,描绘了一幅清晨朦胧中,紫气升腾,万物复苏的景象。诗中以“晓色朦胧紫气新”开篇,点明了时间与氛围,晨光微露,紫气初生,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神秘的意境。

接着,“初怀高枕自为春”,诗人以“高枕”二字,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仿佛在享受着春天般的舒适与惬意。这句诗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景象,更蕴含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将自然之美与个人心境巧妙融合。

“眼前太古深山境,意表朱霞白鹤人”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融合。诗人将眼前的景象与远古的深山相联,想象中朱霞映照下的白鹤,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寄托了对超脱尘世、心灵自由的向往。

“年异师丹全忘事,蜕留徐甲已无身”则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我超越、精神升华的追求。“年异”暗示岁月更迭,“师丹”、“徐甲”则是古代传说中的仙人,诗人借此表达自己虽身处尘世,但心已超然物外,不再为世俗之事所累。

最后,“不关参悟存公案,一念清安觉最真”两句,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诗人认为,真正的智慧和安宁并非来自复杂的思考或繁琐的学理,而是一念之间的清明与安详,是最为真实的体验。这不仅是对个人修行境界的追求,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1192)

陈曾寿(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复志、焦庵,家藏元代吴镇所画《苍虬图》,因以名阁,自称苍虬居士,状元陈沆曾孙。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入民国,筑室杭州小南湖,以遗老自居,后曾参与张勋复辟、伪满组织等。书学苏东坡,画学宋元人。其诗工写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与陈三立、陈衍齐名,时称海内三陈

  • 字:仁先
  • 号:耐寂
  • 籍贯:湖北蕲水县(今浠水县)巴河陈家大岭
  • 生卒年:1878~1949

相关古诗词

偃蹇

贾谊形遗委控抟,退之鼻塞等莸兰。

迁流任化乾馀骨,偃蹇遗容格外官。

大道固应多屈辱,小诗何意入波澜。

绝人公事崔丞了,竟日哦松抵挂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新发屯夕望

寒泄颓云漏夕阳,楼台隐现表重冈。

新秋已自趋严警,壮搆犹难掩漠荒。

浩浩市声从远至,高高边气竟天长。

关河形胜无穷事,愁绝诗心付莽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岁晚

岁晚吾安托,心寒分不言。

半生知句法,一梦遇骚魂。

听雨怀坡颍,闻鸡谢逖琨。

慨慷原强耳,衰语更何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秋园

秋园乔木对阴阴,已是寒山落叶心。

朔吹鸣空残角断,瘴云铺海万鸦沉。

问天惜日冤魂语,绝地排山梁甫吟。

廿载重惊春梦醒,孤怀收拾入萧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